本报讯(记者 赵智和 通讯员 蒲金艳)“最大的感受就是小区干净了,臭烘烘的味道没有了,连苍蝇蚊子都少了!”新宫社区居民徐凤芝说。每天6点至8点,18点至20点,垃圾桶在社区内的11个固定投放点准时“出现”,同时,每个投放点配备一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全程指导、监督,等待居民“光顾”。从6月开始,南苑乡新宫社区开始试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居民参与率已经超过98%。
记者了解到,每到投放时间,居民都是一袋装厨余垃圾,一袋装其他垃圾,在家里就做好了分类,按照要求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目前,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的新习惯、新时尚。
为了让社区居民生活习惯改变、意识转变,做好厨余垃圾分拣。社区联合新宫昕源益达公司、物业通过召开党建协调委员会、党员代表会、居民代表会等,多方征集意见,改为定时投放的新模式。物业公司出资约20万元为小区2319户社区每户家庭配备“一干一湿”两个垃圾桶,入户发放并耐心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不配合的居民,由社区、物业人员联合开展上门宣传引导,纠正错误习惯,引导居民养成良好习惯。
“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之前,为了保证厨余垃圾分拣,分拣员经常凌晨3点就要在桶前二次分拣,现在大家在家分好类的习惯养成了,我们的工作也好做了。”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国琴说。
从6月初推行,不到1个月的时间,新宫社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就超过了90%。“家里两个袋,出门随手带”成为大家的口头禅,有时候错过投放时间,大家就又自觉带回家,等待下一轮投放时间。“一开始我们也不习惯,但社区多次召开代表会、培训会,小区里也都贴有垃圾分类的宣传,慢慢也就理解了。”徐凤芝说,“最先转变的还是我家儿子和孙子,在家里就督促我们每个人做到位,孙子还成了学校的垃圾分类代表呢!”
目前,社区居民知晓率已基本达到100%,参与率超过98%,投放准确率超过90%,厨余垃圾分出率从16%提升至25%。“定时定点投放模式是社区党委对推进垃圾分类的尝试和探索,下一步,社区党委也将集思广益、问计于民,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垃圾分类成为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时尚。”社区党委书记徐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