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爽)今年57岁的李秀红,是西罗园第三社区党委一支部的一名党员,她所居住的楼门共有住户178户。今年5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李秀红组织楼内的党员们,入户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扩大分类工作的知晓率。李阿姨和党员们自发成立了一支桶站值守志愿者队伍,耐心指导楼内居民分类投放方法,引导大家践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启动后,李阿姨积极协助社区开展入户宣传,“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党员要带好头。”虽然夏季天气炎热,但李阿姨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楼下的垃圾桶站,“刚开始值守时,我在桶站边放了一把椅子,空闲的时候就在旁边坐一会儿,楼内居民下来扔垃圾时,指导大家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到对应的桶中。”
入户宣传时,楼内有位80多岁的赵奶奶,特别认真地学习分类指引,李秀红就把分类投放指引张贴在厨房、餐厅等明显的位置,方便老人分类时查看,每次老人都在家中按照要求将各类垃圾分开投放到楼下,而且正确率100%。
夏天桶站值守不仅要克服“高温关”“气味关”,还有“蚊虫关”。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居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自发送来驱蚊花露水、藿香正气、扇子等消暑用品,向志愿者表示感谢。
李阿姨说:“通过我们的引导,居民的分类意识越来越强,也特别支持和理解我们,只要我们指出分得不对,居民会立即改正,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我们志愿者虽然辛苦一点,但大家都说我们是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