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中都水关遗址

  金中都水关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完整的金中都建筑遗址,建造年代约在公元1151年左右。遗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今凉水河以北50米处。 

  金中都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其遗迹大多无存,在右安门外发现的水关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有营造结构的建筑遗存。所谓水关指的是古代城墙下供河水进出的水道建筑,水关的发现明确了金中都城水系东流过龙津桥后,其中一支向南的走向和经南城墙入护城河的确切地点。

  金中都水关遗址跨城墙而建,为木石结构,水流经水涵洞由北向南穿城而出,流入护城河。现存的遗址主要有水涵洞地面铺石、两侧的残余石壁、进水口的“摆手”即城墙夯土等。金中都水关遗址是迄今国内所发现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水关遗址,为金中都城和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金中都水关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1990年10月,北京市园林局在右安门外的玉林小区建宿舍楼。在挖地基时,在四米深的地下,施工人员忽然发现一些排列整齐的石板和木桩。一位具有文物意识的园林局职工向文物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考古人员到现场后,配合施工进行了局部清理,证实这是一处大型建筑。在古代,这样形制的建筑物是水涵洞,也被称为水关,就是城墙下供河水进出的水道。

  1991年3月至6月,有关部门进行了考古发掘,将水关遗址全部发掘出来了。水关的位置是在金中都的景风门西侧城垣下。它表明,金中都城内的水,从北向南经过水关流入城外的护城河。所以,水关北部为入水口,南部为出水口。 

  现存的水关遗址主要由城墙下过水涵洞底部的地面石、洞内两厢残石壁、进出水口两侧的“摆手”及水关之上的城墙夯土组成。水关的底部建筑结构是现存中国古代都城水关遗址中体量最大的。 

  为了保护这一遗址,北京市政府于1990年12月做出了建立博物馆的决定。1995年5月1日,坐落于遗址之上的北京市辽金城垣博物馆正式开馆,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耿双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丰台·深度
   第06版:丰台·公益
   第07版:丰台·深度
   第08版:文娱·副刊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增强制度自信的关键
金中都水关遗址
行政区划
保护野生动物 远离非法交易
消防
千年古镇长辛店
广告
丰台报文娱·副刊08金中都水关遗址 2020-11-20 2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