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磊)2000平方米的中央超大草坪,8栋百年文物建筑,150余家文化、科技企业,北京大学思政教育基地……低密度建筑、大面积绿化,配上极具艺术气息的园区布置,一进入二七厂1897科创城就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百年二七厂成功转型成为北京西南一处品牌文化园区。
二七厂1897科创城是在二七机车厂(以下简称“二七厂”)厂址上改造建设。二七厂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二七厂所在的长辛店是历史悠久的古镇,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主要策源地,是中国北方工人运动的重要摇篮,被誉为“北方的红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早期实践地,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二七厂为铁路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液力传动车就在这里诞生。
2017年,二七厂按照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要求,退出机车制造业,联合青旅文化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在保护历史文化和建筑的同时,通过对旧厂房、库房、办公楼等更新改造,导入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功能,打造二七厂1897科创城项目,实现了百年老厂的转型发展。
“园区在改造过程中,一方面保留原有特色建筑空间及设备,作为百年老厂的历史标记和文化符号;一方面使用新艺术、新材料,构建不同建筑的标识,使建筑本身的变化成为园区外在艺术化的一大亮点,既保留了工业遗存和工业风貌,又加入了现代设计的艺术风格,园区2019年被纳入北京市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试点项目,2020年入选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科创城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3月,二七厂1897科创城启动区已有150余家企业入驻,其中包括两个清华大学成果转化项目以及大量文化类、科技类企业。”
丰台区文促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开展,丰台区许多老旧厂房“腾笼换鸟”,转型发展文化产业。其中,二七厂1897科创城在保护利用好百年老厂留下的大量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和工业遗迹的同时,聚焦文化+科技产业,充分整合文化资源,将其打造成传统与现代风格兼具的产业发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二七厂1897科创城深入挖掘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在区教委、区文旅局等部门的支持下,打造红色思政课程体系与红色旅游线路,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在区文促中心的协调与统筹之下,2020年园区与北京大学工学院共建二七厂1897科创城思政教育基地,并迎接了第一批北大学生到科创城接受思政教育。
未来,二七厂1897科创城将继续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传统与现代深度融合,怀旧与时尚并存的建设原则,努力打造有底蕴的文创基地,有传承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情怀、有故事、有凝聚力、有创意空间、有广阔前景的品牌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