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晨)品民俗,诉说佳节情怀;赏非遗,体验文化盛宴。观演出,对话多元艺术;乐游园,全民共庆端午。由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市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2021“花开丰台”端午文化游园会将于6月12日在北京园博园开幕。本次活动以“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为主题,以献礼建党百年为主线,分为线上和线下两大活动板块,其中,线下开展17项子活动和10场文艺演出,让广大游客可以观花卉、品民俗、赏非遗,享受文化大餐。
今年的活动,在延续往年经典板块的基础上,将体现三大特点:一是围绕传承传统文化主题,献礼建党百年主线,融合“端午”“非遗”“冬奥”“花卉”等多种元素,开展京剧、朗诵、民乐、交响乐等多场主题演出。二是实施两项联动,即“线上”+“线下”联动增加“时代感”,“主会场”+“分会场”联动扩大“覆盖面”。三是落实防疫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营造和谐节日氛围。
品民俗 赏非遗 传统文化新体验
本次活动的线下活动将延续以往的经典品牌活动,如“旱地赛龙舟”、端午民俗体验等。本次活动将设置沐兰汤、雄黄画额、捏面人、中国经典建筑积木DIY、五彩绳DIY等专区,打造端午氛围体验空间,开展既有丰台特色又有端午节日特色的手工艺体验活动,为传统文化爱好者、国潮爱好者、游园者提供手工艺体验和游戏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还推出深山集市,展卖丰台区定点扶贫地区——新疆、内蒙古、河北等地的手工产品、美食特产、文创产品,带领游客探寻创意手工艺术品、地道的特色美味、颇具国潮创意的文创衍生品。此外,为打破赛龙舟的地域限制性,创新传统民俗的现代体验方式,增强赛龙舟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活动期间正值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全面推动传统节日与非遗元素的融合,积极实现“以节日传非遗,以非遗传文化”的正能量,本次活动特设非遗演出,展现丰台区及北京市其他各区抖空竹、太平鼓、舞龙、高跷等特色非遗项目演出,在打造多彩端午、魅力丰台的同时,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致敬党 迎冬奥 时代特色展风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次活动将以献礼建党百年为主线,开展京剧、朗诵、民乐、交响乐等多场主题演出,打造“红色”端午。
其中,京剧演出“建党百年·梨园致敬”用京剧表演致敬建党百年;朗诵会“童声颂党·共庆端午”融入端午元素,以童声讲述革命英雄的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民乐表演“民乐东方·古韵端午”以《长天吟》《山歌水舞》《春江花月夜》等古典曲目展现丰台魅力。
此外,围绕建党百年主题,本次活动还将举办“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非遗作品展”,征集健康向上、立意新颖的优秀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原创作品,并甄选出优秀非遗作品展出。
今年也是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关键之年,为助力冬奥,本次活动将在园博园搭建冬奥主题空间、铺设展板普及冬奥知识,进行趣味互动等。活动现场设置VR滑雪机、旱地冰壶等活动项目,在推广普及冰雪运动知识的同时供游客现场参与体验,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讲创新 “云”游园 多彩端午新玩法
据了解,今年的活动在延续以往经典活动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玩法,创新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本次活动创新推出汉字文化体验项目——汉字魔方。该项目将以集装箱为依托进行汉字文化展示,游客可以进行汉字魔方、趣味汉字的制作,进行活字印刷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让游客走进汉字,感受汉字之美。
围绕“花开丰台”主题和丰台花卉文化,本次活动将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作为线下活动分会场,引入“包粽子”“亲子插花”两项经典活动,利用场地优势开展非遗演出、举办草地音乐会,打造文化视听盛宴。
今年是疫情常态化措施下的第一届端午游园会,为严格落实中央、市区有关疫情防控要求,确保活动安全,本次活动期间将推出“云”游丰台——“花开丰台”端午文化线上游。通过深入挖掘丰台区优质文化资源和精品旅游产品,并与端午传统节日相结合,以时下流行的Vlog形式推广丰台区的优质文化旅游资源。“花开丰台”端午文化线上游将于端午节期间推出6集“花开丰台”端午文化系列Vlog—— “红色·丰台”“田园·丰台”“拾花·丰台”“乐购·丰台”“行旅·丰台”和“文博·丰台”,让游客在疫情常态化形势下,足不出户便可尽览风情。
据悉,“花开丰台”端午文化游园会自2012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集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丰台区实现传统节日惠民、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标志性品牌活动之一。
这个端午,在园博园看多场主题演出,感受红色文化熏陶,体会东方民俗雅韵;携家人朋友游园赏景,互动体验民俗非遗DIY,与“有趣的朋友们”玩转端午;感受现代科技魔力,沉浸式体验冰雪运动,瞬间置身冬奥会现场。来花卉大观园,与主会场互动连接,专业花艺老师现场插花教学,更有草地音乐会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想亲自到游园会上体验一下了呢?抓紧时间,体验不一样的端午小长假,更多精彩内容等你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