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娜 徐伟)7月18日上午,夏日特有的热浪阵阵来袭,记者来到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附近的六里桥南路,环卫工人刘志勇正在这条路上进行巡回保洁,清理树坑、捡拾垃圾、拔除杂草、擦拭果皮箱,给果皮箱消毒……刘志勇注意道路上的每个卫生细节,“这条路是一级路,我们每15分钟要巡回保洁一次,每百平方米内烟头、纸屑、瓜果皮核、痰迹等污物不能超过2处。”刘志勇说。此刻,他所在的丰台区卢沟桥环卫所共有230名一线工人在各个路段进行保洁作业,他们像所有丰台区的环卫工人一样不畏酷暑,为了城市道路的洁净和市民良好的出行体验,默默无闻地付出着自己的辛劳和汗水。
虽然还不到上午11点,已经在户外工作了近6个小时的刘志勇脸上身上等暴露在外面的皮肤全都热得发红。说起辛苦,卢沟桥环卫所主管干路工作副所长李柯介绍,此前疫情形势紧张的时候,有的环卫工人需要在封管控路段作业,不仅要穿工作服,外面还要穿上严实的防护服,同时也要戴着N95口罩,即便那样,咱们环卫工人们也没有丝毫怨言。
“今天这天儿不算热了,能有点风已经不错了。”望着越来越盛的日头,已经习惯了烈日下作业的刘志勇淡定地告诉记者,他每天凌晨3点左右起床,四点半准时到达路段工作点位,先是将整个六里桥南路以及周边约4000平方米的区域用大扫帚细细清扫一遍,大概6点左右能扫完。把垃圾都清理完后他会有20分钟的早餐时间,吃过早餐后,他开始进行15分钟一圈的巡回保洁,来来回回也说不清一个上午要走多少趟。夏季天气炎热,他的环卫车上一直带着两瓶水,藿香正气水也是每天出门上班必备的防暑药。
刘志勇上的是上午班,一般到11点下班,从11点到下午5点半,是另一位环卫工人负责。45岁的刘志勇已经当了三年环卫工人,在此之前他是一名网约车司机,说起当环卫工人的原因,刘志勇很实在:“这个工作有保险,虽然辛苦点,但扫扫马路、为人民服务,有时感觉挺光荣的,有时行人客气的说一句‘辛苦了’‘您挺辛苦’,听着这心里还挺美的。”
在刘志勇对六里桥南路的人行道进行巡回保洁的同时,栗东江也在驾驶着洗地车对该路段的车行道进行清洗,洗扫车缓缓驶过路面,保洁、冲洗合二为一,经过清洗的路面洁净如新。想要保持大马路的干净整洁、有里有面,单靠人工清扫是不够的。为此,卢沟桥环卫所按照丰台区环卫中心的要求,加强机械化作业和人工作业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在室外温度超过35摄氏度时,加强对一线环卫工人的关怀,及时送上矿泉水和防暑降温药品,同时在保证重点地区、重点道路、重点设施作业质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作业人员,采取“轮换作业”的方式开展工作,缩短单人连续作业时间,避开12时至15时中午烈日暴晒,防止因高温出现保洁员中暑现象,确保一线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卢沟桥环卫所副所长曹宇彭介绍,该所严格执行北京市《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认真落实机械化“一扫两保、一冲、一洗”机械化作业和人工“精扫细保”工作要求,夜间以冲刷、清扫为主,白天以保洁、洗扫为主,机械化作业和人工作业交叉互补“人机配合”作业,机械化车辆无法作业区域如路边停车区域等进行人工补位作业。同时,卢沟桥环卫所还常年设有应急保障小分队,针对施工工地、道路遗撒、重点活动保障等任务时,应急小分队和应急作业车辆会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基本实现卢沟桥环卫所责任范围内道路全天不间断人工和机械化作业。
与丰台区环卫中心的其他9个综合环卫所一样,卢沟桥环卫所的业务范围除了道路保洁,还有垃圾清运、粪便清淘,公厕保洁等等,他们在保证环卫作业正常开展的同时,高标准、高效率完成各项临时性保障活动,例如冬奥会保障活动,环境整治专项活动,核酸废弃物清运保障工作等等,他们持之以恒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新时代大国首都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