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有布洛芬,可以卖给我吗?”
“不要钱,给你两片。”
“不行,给您钱。”
“两片药而已,真不至于,来拿吧。”
“我这里有儿童退烧药,没买到的话先给你用”……
疫情来势汹汹的冬日,面对感冒退烧药品暂时短缺的状况,丰台区在积极筹措药品货源的同时,在全区各社区(村)发起“邻里互助,雪中送炭”行动,鼓励邻里之间无接触式药物共享,在楼门微信群中搭建药物共享平台,解决群众紧急用药难题。一件件戳动人心的暖心之举不断发生,一幕幕邻里互助的暖心场景接连上演,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和感情,温暖了彼此的内心。
网格群织起互助网 暖心接力在延续
“谁家有富余的酒精可以卖我一瓶吗?给家里消消毒,家里孩子小。”“要多少?我放在门口了”。“12月14日早晨,北宫镇大灰厂社区石门口平房区的微信群里出现了这些对话。戴好口罩,群里的杨大哥随即就把酒精放在邻居家门外的长椅上。“在群里看到邻居要酒精,正好我家有富余,也不费事就给送了一趟。”“都是街里街坊,平日里谁家有事都会主动搭把手”,杨大哥说。
“谁家有复方鲜竹沥啊?咳的怀疑人生。”“1岁半的小孩高烧买不到药,谁家能帮忙匀一点?”一个个申请帮助的声音在和义街道居民微信群里响起。“我有”“需要您来门口拿”……邻居们热心回应着求药信息,放门口、喷酒精,一盒盒药品通过无接触式药物共享,传递邻里互帮互助的热心和安心,彰显好邻居典范。还有居民主动将自家药品分享在群里,送给有需要的居民。他们给这个凛冽寒冬增添了一抹温暖色彩。
12月11日晚,家住云岗街道的李女士在社区微信群聊里发布了一条“求助信息”。自己的孩子出现了轻微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并有低烧。偏在这时,家里的药吃完了,家人又不在身边,网上下单要次日才能送达……一连串的状况让李女士担心起来。随即李女士把自己的“求助信息”发到了群里。微信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支持的、有送药的、有帮忙的,一时间,温馨的关爱通过互联网,让李女士一下安心了不少。11日晚上,孩子吃了药,睡了一觉,也没有高烧,还能正常上网课,这让李女士欣慰不已。
“各位邻居,实在抱歉深夜打扰!家里4个月宝宝高烧不退,请问各位邻居家中是否有婴幼儿用的美林或泰诺林,如有请联系我,万分感谢!”“我家有,可以来拿,到13号楼下家里人给您送下去。”11日凌晨,东铁匠营街道建邦华府小区楼门微信群里发生这样一番对话,在居民志愿者的帮助下,药品及时送到患儿家中。第二天一早,暖心的故事还在群内延续。不少邻居看到信息后纷纷联系求助者,询问药品需求和宝宝身体情况,还有的居民给送药的好邻居点赞,感叹小区是个温暖的大家庭。
邻里互相照应 主动分享资源
“谁家有抗原,能否卖我一个?” “不要钱,你来取吧,放在我家奶箱子上了”。花乡街道天伦锦城社区的微信群里发生了这些对话。“在小区群里看见有人在‘求抗原’,正好我家有,也不费事儿就分享给了邻居。疫情期间,住在一个单元的邻居,相互照应着是应该的”,热心分享抗原的居民这样说。
“谁家有富余抗原吗?卖我两个,谢谢!”“有抗原买多的吗,能转让几个不?”……“我有,一会儿来取就行,不要钱”,和义街道居民微信群里响起这样的对话。面对邻居们的求助,大家无私奉献,共克时艰,一支支抗原检测试剂在此刻成为传递邻里友爱的载体,是一道杠的祝福,也是两道杠的关怀,疫情期间守望相助彰显邻里大爱。
“我这边有多余两盒感冒药,有需要的联系我。”在右安门街道居民群里,分享富余的药物已经成为了大家的默契。在群里确定好时间地点,戴上口罩,拿上药品,送到约好的地方。“在小区群里看到有人在求药,正好我家里有,就给送了一趟。”一位居民表示,大家都是邻居,现在疫情期间,有难处帮把手是应该的。
“准妈妈成了我们全楼的重点保护对象!”家住蒲黄榆二里14号楼的乔先生家中有孕妇突发高烧,但听闻孕妇不能服用布洛芬,网购药品要过两天才能送到,乔先生只得在居民互助群里求助。没想到,邻居们纷纷发出家中存药信息,供乔先生选择。最终居民伊女士贡献出储备的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让准妈妈顺利渡过难关。
患难方显真情 温暖自在人心
“哪位好心邻居,你们家有富余的孩子用的美林吗?我家孩子高烧。”“我家有一瓶,新开的,给孩子拿去吧。”“好的好的,很感谢。”居住在北宫镇得秀社区南街的居民大姐说道:“看见有人在给孩子找退烧药,孩子发烧家里人都着急,很能理解,大家都是邻居,平日里谁家有事儿也会搭把手。”
太平桥街道华源一里13号楼夜间有位老人发烧,家中没有退烧药,得知这一突发情况后,社区网格员立即在楼内微信群倡议邻里互助,多位邻居积极响应,最终老人第一时间拿到了退烧药及时退热,确保了安全。
“谁家有退烧药,我家小孩发烧39℃,家里定的药还没到,邻居们谁家有药先借用一下,等药到了我再还给大家”。这是青塔街道珠江紫台社区珠江峰景小区23号楼里一个年轻父亲在楼群微信群发出求转药的信息,当孩子爸爸的信息刚刚发出不到一分钟的时间,23号楼微信群里就热闹了起来,邻居们争先恐后地跟帖留言,有人回复,我家有药给你们送上去, 有人回复需要什么药啊,我可以给你提供一部分。一时间,社区邻居互助友爱氛围在微信群里蔓延,23号楼微信群成为大家抗疫的家园阵地。
众志成城抵御疫情 志愿者积极行动
面对孕产妇及普通人群可能出现的发烧、咽痛、咳嗽等症状,除了积极用药,和义街道不少居民志愿者还积极在群里科普分享一些防护知识。其中,既有妇产医院医生在居民群里指导孕产妇如何做好日常产检及注意事项,又有居民志愿者在群里分享一些缓解患病症状的小妙招,还有居民在群里及时共享求医问药信息,帮助邻里解决购药难题。
“我的风湿药用完了,现在疫情严重我独自隔离在家不敢出门开药,社区能不能帮帮我呀?”家住东高地甲3栋的付阿姨给社区打来了求助电话。付阿姨今年60岁,患有较为严重的风湿病,需要长期服药,隔离期间付阿姨的药品即将用完,急需采购。社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社区网格志愿者到社区保健站为付阿姨代开药品。收到药物后,付阿姨动情地说:“现在疫情严峻,不能随便出门,送药送得非常及时,真是辛苦你们了!”
顺八条1号院的一位居民居家期间高烧不退,家中药品不足,志愿者成阿姨得知这一情况,立刻上门拿社保卡,前往医院开药后送回居民家门口。她说:“因为有在社区参与寻医问药志愿服务的经验,我一定会做好防护,尽快为居民解决用药难题。”为了更好地服务居家老年人,宋庄路第三社区未雨绸缪,先期与养老服务驿站建立联系,发动社区干部、网格志愿者成立邻里“开药小分队”,为老年人优先提供代开药服务。社区书记刘一翔说:“老人不会用微信,我们就留下自己的手机号,只要他们有需要,我们第一时间响应!”
邻里间嘘寒问暖的相互照应充满了生活气息,一个小区、一个村落就是一个大家庭,充满着人情味。一句“我家有”,消除了特殊时期的用药焦虑,一句“我可以帮忙”送去了有力支撑。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和邻里之间用点滴情谊建立起的“互助圈”,转化成眼前一句句暖心的字眼,一个个善意的举动,让这个寒冬里的社区暖意融融。
疫情之下,丰台区各街镇和社区开展的“邻里互助,雪中送炭”活动,为大家的守望相助提供了平台和支持。丰台区正在全力以赴保障大家用药需求,很快药品紧张问题将会缓解。特殊时期,希望大家不要焦虑,理性应对新冠病毒,做好个人防护,合理用药,减少盲目囤药,咱大家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守望相助,携手共进,没啥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区社区防控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