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菅森 霍婉丽)为贯彻落实好全国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顺应新时代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新要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强化民事检察大数据思维,在运用大数据提升监督规模、增强监督质效方面,探索“市院引领+内部协作”“监督个案+排查多案”“诉讼监督+综合治理”监督新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以数字检察为牵引、以类案监督为核心、以助推社会治理为目标的基层民事检察创新发展道路。
用足用好市院大数据模型和各类监督资源,深挖可监督元素,聚合监督力量。今年以来,共参与五项市院大数据监督模型专项,梳理市院移转案件线索同时,自主开展数据检索、筛查重点线索,依职权受理监督案件并适时发出检察建议。突破就案办案的传统“直线型”案件审查方式,构建“立体化”刑民一体办案机制,变被动监督、表象监督、体外监督为主动监督、深层次监督、体内监督,有效打破刑民壁垒,强化刑民共融。
注重“自下而上”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思维牵引理念更新,将业务培训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着力训练检察人员从海量电子数据中提取、分析监督线索的能力,从一案暴露出的监督点出发,总结线索规律,提炼监督线索关键字样,排查类案监督线索,将“数字化”贯穿于线索发现和研判、开展调查核实、把握类案标准和法律适用、锁定案件证据等办案全过程。利用批量监督线索,开展类案监督,穿透“浅表困局”,捕捉大数据背后潜在的深层次问题,有力破解以往个案监督中存在的检察建议深度、精准性和影响力不够的问题。
利用穿透式大数据解读延伸办案触角,精准发现、解决民生相关领域问题,如研判民法典生效前后新、旧法衔接适用等问题。院领导带队与法院进行座谈,就案件信息共享、检察建议、案件研讨等会商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如我院牵头与区法院、区司法局就规范公民代理行为、加强对社区相关培训和管理等问题进行研讨会商,进一步推动公民代理规范化和区域社会治理法治化,助推更高水平“平安丰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