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晨 实习记者 张馨予)拥有轨道交通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丰台如何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形成更强劲的产业发展链条?记者从2月10日举办的“遇见丰台·众汇京彩”—丰台园轨道交通产业融通发展需求发布活动上获悉,作为北京市轨道交通产业的主要承载区,丰台区创新轨道交通企业合作方式,搭建产业平台,依托中关村丰台园,启动“轨道交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模式。
发布活动上,多家代表企业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链各环节,现场发布新技术新产品需求;依托融通机制成立的“中关村创联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产业发展趋势—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一个个“实招”助力轨道交通企业携手并进、倍增追赶、跨越发展。
轨道交通产业收入年均增幅超10%
作为北京轨道交通产业的主要承载区,发布会上,中关村丰台园公布的一系列数字也反映了轨道交通产业在丰台的强势发展。丰台园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睿介绍,目前,丰台园已形成轨道交通、航天航空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作为全国领先的轨道交通产业聚集区,丰台园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目前已聚集了以中国中铁、中国通号和交控科技等为代表的轨道交通重点企业150余家,涵盖了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装备研制、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收入规模从2015年起,连续七年突破千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
目前,丰台园轨道交通已形成国家级“一个集群、一个试点、两个基地”的品牌,即:国家轨道交通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装备)标准化试点,以及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轨道交通产业已成为丰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增长点,丰台区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基地。
“以大带小”共同推动丰台区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创联轨道交通战略联盟是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民政局的指导和中关村丰台园的支持下,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北京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并成立,现有成员单位50家。
本次发布会上,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姜俊鹏代表该联盟,针对轨道交通领域信息技术、低碳技术、智能装备等方面前沿技术与轨交场景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发布。姜俊鹏表示,当前,在信息技术、低碳技术、智能装备等多个领域,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酝酿,将与轨道交通产业融合发展并极大赋能轨道交通。创联轨道交通战略联盟正是将关注重点聚焦于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上。随着该联盟的成立,中关村轨道交通企业将“以大带小”,依托联盟持续推进基础研究,加速成果转化,营造创新生态,打造北京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同时,联盟也将联合其他轨道交通领域专业化社会组织,共同服务于中关村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丰台区相关领导表示,丰台区将围绕轨道交通等主导产业,建立健全产业“强链建圈”长效工作机制,加强产业集群顶层设计,重点关注产业全球发展趋势,动态绘制产业图谱,建立年度链长单位清单、产业生态圈招商目标清单、锻长板重领域清单、补短板突破环节清单,持续推动靶向招商、精准服务、滴灌扶持。
同时,建立健全“倍增计划”目录企业遴选扶持工作机制,以高精尖产业为重点,通过动态调整、精心培育、亲清服务,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场景链“四链融合”,持续推进一批创新企业规模效益倍增发展。
五家企业现场寻找“合伙人”
此次发布活动同时也是一场轨道交通领域企业的“融通”交流会。由丰台园搭建平台,五家轨道交通代表公司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链的设计、建设、装备、运营、控制等环节,发布了新技术新产品需求,寻找发展“合伙人”。
本次发布会上,交控科技及法国Geoflex公司,北京交运安训科技有限公司及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还进行了现场签约,双方将探索轨道交通产、学、研一体化融通合作。
“实现产业集群规模、功能组团能级等内涵发展,将助力丰台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赛道上不断刷新‘丰台速度、丰台效率、丰台质量’。”丰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企业,到丰台走一走、看一看,成为丰台区倍增发展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