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韩洋)近日,丰台区政府承担的国家养老服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接受现场考核评估,以总分107.5分的优异成绩,高分通过项目现场考核评估。
当日,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考核评估的通知》(国市监标技发〔2022〕106号)和《关于组织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考核评估的函》要求,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委托,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对丰台区政府承担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开展现场考核评估,丰台区交出了高分答卷。
据了解,丰台区养老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为国家首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全市唯一一个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于2020年3月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批复建设,涉及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5大项标准建设任务。三年来,试点建立了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管理机制,成立由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区科信局和区市场监管局六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合、重点突出、稳步推进”工作思路,通过“互联网+”手段,完善老年健康信息平台和智慧终端管理标准,打破传统地域和时限的限制,破解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关键问题,加快了信息的整合与协同,实现了老年健康服务的“数据清晰、事项明确”,推动服务方便可及。通过“标准化+”的方法,将“互联网+老年健康”工作经验总结固化,规范服务流程和要求,建立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支撑并引领养老助老和公共卫生服务七类事项的均等化和便捷化,形成了“部门协同,一体推进,数据赋能,便捷均等”的“丰台经验”,打造了“健康大脑”“智慧家医”服务新模式,搭建了以“互联网+老年健康”为特色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包括60项标准,其中自制标准25项,主导制定老年健康教育地方标准,填补基层机构健康教育服务标准空白,是全市首个区级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主导制定卫生健康领域地方标准的典范。同步制定实施方案,在全区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家养老机构、75个社区养老驿站先行先试,支撑了养老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服务效益的全面均衡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年来,丰台区克服新冠疫情的冲击,担起首都保供的重任,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试点“互联网+标准化”的特色在民生保障中作用凸显,充分发挥数据不停、服务不断的重要优势,家庭医生服务基本全覆盖,真正实现人停、数据不停,人不到场、数据到位的目标,为全区近23万老年人提供在线交流、远程问诊、视频复诊等优质服务,做到家医服务全“掌”握,全力保障辖区居民的就医需求,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普惠化,以互联网支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服务方式的便捷化和效能化,实现丰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够覆盖全面、兜住底线、均等享有。
通过信息平台、15至3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远程会诊中心”、“空中课堂”、“虚拟药房”等手段,切实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养老助老服务,延伸到老年人的身边、手边、床边。通过“身边家医”App、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系统、老年健康信息管理等重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整合了各类资源,建立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机制,形成了马家堡健康大脑和诊间结算、方庄智慧家医、康助社区主动服务、颐康医养结合等互联网+的新型服务模式,为全区96.03%的老年人签订家庭医生,提供服务2731.16万人次。
通过全面、深入、细致的评审,最后,专家组组长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司长陈洪俊宣布,丰台区以总分107.5分的优异成绩,高分通过项目现场考核评估,并希望丰台区能够进一步固化和提升试点项目总结的“丰台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丰台模式。
市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马丽表示,丰台区养老服务试点是首批试点之一,通过近三年的建设,探索形成了“互联网+老年健康”的“丰台经验”,代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试点顺利通过验收表示祝贺。她指出,丰台区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健全协调机制、落实纲要和推动标准国际化等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标准化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希望丰台区要以此次试点项目考核评估为有利契机,进一步认识标准化试点建设的重要意义,强化总结提升,不断提升试点形成的成功经验,以高质量标准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