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是希望中医中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而设定的节日。如今养生成为大家生活中一个热门话题,一年之计在于春,时值 2023年春季初始,本期分享中医指导春季应该如何正确养生。
所谓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增强人体机体的防御能力,预防疾病,颐养生命,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简而言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活动。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活动
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也,人将失之耶(为什么古人可以活到自然寿命,而现在的人不能呢)?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是说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恰当地运用养生方法,不违背常规的劳作,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能够做到形体和精神协调统一)。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现在的人则相反,起居无常,经常熬夜;饮食不节、饮酒无度,暴饮暴食、醉酒、过食肥甘厚腻等等;平常工作、生活压力又都很大,所以刚到五十左右人就开始衰老了)。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明白如何增强体质,躲避邪气,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疾病就无从发生)。
由于现在衣食住行方式的影响,人们身体的自我感受能力不断下降,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生病,突然发脾气、生气,睡觉起来脖子不舒服,后背不舒服,吃饭没滋没味、口苦口干等一系列的异常表现,这些异常让人们长时间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生活状态中,就会觉得身体不舒服,但是上医院检查,又检查不出什么问题。以上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其一,是由于现在的不良饮食结构,对脾胃伤害较大,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化、升清,脾胃的损伤,使得大脑失去濡养,还易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其二,是人们普遍缺乏运动,工作久坐,代谢能力降低,饮食不化,更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其三,是在生活中,空调的出现,让人体自主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人的微循环系统薄弱,使人感受不到春夏秋冬的变化,远离大自然,不适应外界气候,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压力较大,不稳定的情绪也是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一大因素。因此,养生对于现在人来说,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春季养生的重要性
《灵枢·本神》中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古代医家也强调:“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人与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天在变,人也在变,饮食也得变,故称养生为天人合一。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也说明了春季养生的重要性。中国的春季始于立春,止于立夏。春季,阳气开始升发,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人随着气温的回升和万物的苏醒而更加富有朝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象征着新的开始,阳气开始缓缓生长,植物开始发新芽,一切都是复苏的景象,因此,我们要借着这种自然规律,与自然同步进行身体上调理。
春季养生,养的是什么呢?《黄帝内经》中已经给了答案,原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概括来说,春天是养阳、养肝的季节。
春季的饮食养生
在春天饮食保健上,很早就有“省酸增甘”的说法,就是说要少吃酸食,多增加些甘味食物。春季在五行中属木(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表),《尚书·洪范》中记载,木曰曲直,曲直就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引申的意思就是说凡具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循序渐进地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
春季为什么要少吃酸性的食物?酸性入肝,多进食酸性食物可以达到滋肝阴、养肝血的功效,也就是常说的以酸养肝,但恰恰是这样的作用,会让本来在春季很旺盛的肝气更加旺盛,并且酸性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不利于肝气的舒展;反之甘味食物多属脾,多温性。多食甘味食物,如大枣、栗子、花生等可以健脾益气,有滋养补益的作用。春天阳气初升,食甘味能滋养人体的阳气,有利于人体在春日逐渐提高新陈代谢,还可以防止肝气过盛,避免因“肝木过于克制脾土”造成的肝气犯脾胃等疾病。除了“省酸增甘”,我们还应进食一些辛味的食物,因为辛味的食物,如葱姜蒜这些香气重的东西,有发散的作用,有利于阳气的生发。
从五色方面讲,春季对应的是青色,青就是绿色,所以春天应该以食用绿色的食品为主,主要是春季新鲜的带叶子的青菜,如香椿、韭菜、新鲜的莴笋、豆芽等,稍加一些红色的食品,以肝木养心火,为夏季养生做一些准备。
应用中药代茶饮养生也是现在常用的方式之一,在春天可以用玫瑰花和枸杞子泡水喝,有解郁作用;菊花茶,尤其是野菊花泡茶喝,有疏肝、利尿、排毒作用;茉莉花茶也有疏肝作用。为了肝脏能够储备足够的糖原,为机体提供能量,在春天除了要食用绿色新鲜的蔬菜以外,还要进食适量的主食,少量甜食以及合理范围内的水果。
肝脏主要作用就是解毒、分解酒精、消化脂肪等,肝脏的损伤主要跟酒精、脂肪过多(重度脂肪肝时,肝细胞不再生长,癌细胞上升)和不吃主食三方面有关,不吃主食和甜食,会使肝的造血功能下降,长此以往,肝细胞不再生长,导致肝脏的损伤。甘味入脾经,助脾健运,运化糖类至肝内储藏,供人急需时有的用。合理性水果是必需的,早上和中午吃,尽量不要晚上食用。在春季忌讳食用什么呢?春天尽量少喝酒,春天喝酒是其他三个季节对肝脏伤害总和。尤其是喝酒时要少吃肉,喝酒吃肉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对肝脏的损害加倍。
早春时候,也就是立春至惊蛰这段时间,宜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可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芥末等,可祛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还可以杀菌防病。主要饮食原则为选择热量较高的食物,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可增加一些豆类、花生等。
春季中期的时候,就是惊蛰至春分这段时间,要适当进食大枣、蜂蜜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等不易消化的东西;适当增加野生蔬菜的摄入,如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竹笋、香椿等。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减少肉类的食用。
进入到春季晚期,就是春分至立夏这段时间,气温日渐升高,此时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这时候不宜进食羊肉及辣椒等辛热食物,同时注意补充足够维生素。
文/ 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科医师 任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