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够判断孩子是否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呢?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斯坦伯格在《与青春期和解》一书中提到:“平均而言,儿童在8岁或9岁时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心理学家将8-14岁称为“前青春期”或“青春期早期”。这是儿童的第二次意识独立期,在这一时期,孩子会爆发各种“异常”情绪和行为,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在孩子8-14岁这个阶段,往往家长会产生以下的疑问:孩子为什么不如以前听话了呢?为什么不如以前活泼了呢?为什么开始说谎话了呢?他的学习成绩为什么变差了呢?……
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经过40多年的跟踪研究,总结出了1-14岁儿童行为的变化与发展特点,我们重点介绍一下8-14岁孩子的主要特点。
8岁,孩子突然变成了话匣子。此时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他对好与坏的观念,也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许怎么做,而是根据他萌芽出来的因果逻辑关系,初步建立起是非观念。
9岁,是一个独立而执着的年龄,这一年是孩子学习能力跨越提高的一年。在此之前的数年间,每升高一年级,功课要求的难度比上一年都似乎只是增加一点点。而现在,孩子却遇到了一个巨大的跨越:要胜任四年级的功课学习,不但需要孩子具备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抽象观念,还需要用全新的方法来运用以前学过的、现在正在学习的一些知识。由于成就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相当重要,因此小男生和小女生往往都变得十分好强,不论是做功课还是玩耍,他们都不愿意失败,都要竭尽所能。
10岁,孩子的生活非常美好。此时的孩子行动力更强,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随便一个简单的事情就能带给他很大的快乐,比如说晚饭后可以出去玩、没有家庭作业、光顾一个儿童乐园。同时,他惧怕的情绪少之又少。根据10岁孩子的相关研究报告,以前怕狗、怕黑的孩子,实际上他们不再害怕这些了。
11岁,孩子是动态的。11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在成长,独立意识增强,反复无常是常态,家长要予以理解。在情绪方面,叛逆的苗头已经生长。在活动与兴趣爱好方面,对抗性增强,不愿独自玩耍。
12岁,孩子性格和行动都处于较理想状态,青春期初期各项特征凸显起来。他们在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方面已让大人省心不少,他们自信独立、善解人意,并有了自我主张。在人际关系方面,与家人关系缓和,异性之间不再排斥,同时兴趣广泛,偏爱集体活动。对学生生活充满了热情,甚至热情过度。
13岁,是自我性格纠结的一年,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频频闪现灵光。他们一改12岁时的阳光、沉稳,再度陷入纠结的状态。不愿与人交往,内向,有点退缩,不愿被别人窥探。他们虽然不喜欢与成年人打交道,但看待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时的他们开始懂得克制自己,不会吃起来没完没了,基本上能做到按时上床睡觉。虽然他们这时的性格阴郁、悲观、隐秘,可是,在动手方面,他们频频闪现灵光,喜欢敲敲打打,自己动手修理和制作东西。总体来说,13岁的少男少女已经明显显露出青春期少年的特点。
14岁,是充满朝气的一年,但不能忽视发生的意外事件。当他们从拧巴的13岁迈入14岁的年龄时,在这个充满生气的一年中,你会看到一个角色多变的少男少女。他们热爱学校,热爱与人交往,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十分充实。14岁的他们包容性更强,而不再像一年前那样,对看不惯的事情也较少大肆批判。尽管14岁的孩子具备这么多优点,但不能忽视这时候的孩子由于没能获得足够的知识与信息,同样会遇到诸多问题。这时候,家长如何面对和管教孩子是非常必要和棘手的事情。
文/第五小学科丰校区教师 乔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