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赵一鸿 通讯员 赵娅维)走进田间地头、小学课堂宣讲理论知识;传扬好人故事,汇聚星火力量;成立“文明观察团”,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自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来,丰台区探索开展了一系列聚人气、接地气、冒热气的特色活动,努力以实践之力点亮文明之光。
“文明直通车”送去党的声音
“采取大棚种植的话,就要选择耐寒性强、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生菜品种……”今年3月,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王福东来到南苑街道南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村民们讲解种植知识。丰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为村民们准备了100多份学习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宣传。
“此次直通车活动携手区农业农村局,将节气文化与农事技术相结合,把农业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大家在富有乡村气息的土地上感受现代化生产生活。”区文促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2023年,丰台区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举措—“文明丰台365”直通车活动,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各成员单位,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根据群众需求,组织队伍带着资源、带着仪器,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群众送去党的声音。
与此同时,丰台还充分运用“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直播间”及“北京丰台”“文明丰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直播、录播、微视频等形式开展宣讲。截至今年5月,丰台已开展线下巡讲近百场、线上宣讲5200余场次,线上线下超43万人次收听收看。
“丰台好人”彰显榜样力量
今年88岁的郑振祥有个让他自豪的差事—在社区义务为居民磨刀剪。作为丰台区东高地街道六营门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创始人之一,郑振祥是大家眼中的“丰台好人”。
去年11月开始,丰台区通过线上线下推荐的方式,评选“丰台好人”模范代表。一大批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自强不息等方面表现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居民涌现出来。截至今年6月,已有416人登上“丰台好人”月榜。他们中有的是制造奥运火炬的工程师,有的是邻里心中的知心大姐……
为促进好人事迹成风化人,丰台区还举办了“丰台好人故事会”,让上榜者分享经历,引导广大群众尊崇榜样、争做榜样;成立“丰台好人”志愿服务队,将基层网格志愿服务队纳入其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
“文明观察团”激发治理动能
“请加紧脚步,注意来往车辆。”每天早晚高峰的科丰桥路口,人车流量达几十万,但路口秩序井然。去年8月起,丰台区在11个重点路口强化文明引导,联手18家快递外卖企业成立“文明联盟”,组建由公共文明引导员、热心市民组成的“文明观察团”,维护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文明观察团”共有1400余人,目前已在丰台全区26个街镇开展3次集中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门前三包、垃圾桶满冒等。观察团通过实地互查、问题监督、交流议事等方式推动问题解决,丰台逐步实现了辖区居民从“袖手看”到“拍手赞”再到“动手干”的转变。
丰台还发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发现并上报问题线索、治理妙招,形成“社区微提案”,由提案人监督提案进程,督促社区、街镇及相关委办局及时解决问题。
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台将更加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更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激发文明实践活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