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丰台区瞄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百姓居住环境,打造出更多高品质活力空间。
过去的一年,改造工程“改”出了新面貌,“造”出了新环境,切实提升了居民社区生活幸福感。
“礼乐双轴” 新地标
服装城变南中轴 产业升级焕新生
大红门,曾经是中国北方最大、北京最具标志性的服装纺织品集散地,45家市场、3.3万个商户、9.8万名直接从业人员……人流、物流、车流的汇聚,让这一带深受“城市病”困扰。
如今,“大红门”关停,“南中轴”启航,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首都商务新区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里正成为新时代彰显中华文化自信、承载首都功能、示范城市更新治理的“礼乐双轴”新地标。
文娱生活 “新阵地”
旧饭馆变时尚书庄 烟火气中飘书香
在方庄芳群园东北角,原先坐落着一家粤菜馆,这里建筑老旧,私自改建情况严重,安全性和卫生条件堪忧。
如今,这里摇身一变,将城市更新与文化品牌提升有机结合,打造“一方书庄”文化艺术中心,成为集书店、亲子活动、艺术展览、剧场演出等为一体的文娱生活“新阵地”,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享受文化艺术熏陶的好去处。
生活创新 “新空间”
废弃地块变青年社区 拼搏路上并肩行
曾经的这里环境嘈杂混乱,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
如今,泊寓·院儿活力提升项目在这里落地。通过建立“青创营”,置入共享书吧、健身房、小剧场等业态……将这片公共区域升级为“开放、共享、融合”的“生活+创业”空间,成为青年人才交往互动的活力新聚点。
南中轴文化 “新地标”
图书馆搬迁升级 新添网红新地标
丰台区图书馆创办于1978年,1989年迁入丰台文化中心大楼,是不少丰台人心中的城市记忆。
如今,改造后的丰台区图书馆变成了南中轴的文化新地标。2021年6月,丰台区图书馆大红门新馆开馆试运行。丰台区图书馆大红门新馆是丰台区利用“疏整促”成果打造的“政务服务+文化服务”深度融合的智能化、数字化新型图书馆,旨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便捷、多元、高效的阅读服务。
看病就医 “新体验”
迁址扩建改造 北京丰台医院全新起航
因建成年代不同,北京丰台医院原就医区未经整体规划,诊疗功能布局松散、空间不足,较为凌乱。
如今,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崭新亮相。规划改建后的北京丰台医院总建筑面积11.36万平方米,提供900张床位,设置36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平台科室,配建765个停车位,分为南区、北区两个功能区域。南区为中心区,由南往北依次为门诊综合楼、妇产综合楼、住院医技综合楼;北区为公辅配套区,由西往东依次为液氧站、污水处理站与垃圾站、高压氧舱、感染病房楼。在保留了原妇产综合楼的基础上,新建了门诊综合楼、住院医技综合楼、感染病房楼等,用连廊作为楼体间的连接纽带。新设下沉广场释放地下空间,为住院患者提供多维度景观体验。
传统商圈向首都商务新区转型,街道片区启动更新实践……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更新项目,让千年古都旧貌换新颜。
“花开盛世,丰宜福台”,丰台不断用心用情编织民生“幸福网”,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