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19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园林博物馆
一座有生命的绿色殿堂
  层峦叠嶂、流水潺潺,走在园博馆,仿佛置身于山水画(资料图)。

  中国园林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资料图)。

  本报讯(特约记者 田云丰)“这是蕨类植物,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3亿年之久。”闭馆后的中国园林博物馆(以下简称“园博馆”)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一幕发生在园博馆2024“仲夏夜之梦”夜宿最美博物馆活动现场。

  在植物星球空间,孩子们正排练《园林奇遇记》科普剧,“树爷爷”带着“水禽类小动物”,边走边讲解植物群落知识以及传统文化,引得孩子们惊叹连连。园博馆宣教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夜宿博物馆、欣赏“仲夏夜之梦”,是园博馆十年来在暑假期间面向全国青少年的传统品牌活动。

  探秘自然生态

  打造科教研学品牌

  园博馆是中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位于丰台区鹰山脚下,永定河畔。作为公益性的永久文化机构,园博馆是收藏园林历史文物、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园林艺术魅力、研究园林价值的国际园林文化中心,承担着科普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使命。

  早在2015年,园博馆就专门开辟了2000平方米面向青少年的自然生态教学专区,现如今,已逐步成为集观赏、教学、实践、观察于一体的多功能体验实践基地。专区不仅成为园博馆科教体系中反映生态文明领域的核心课程部分,也使得园博馆科教模式从最初的单向知识信息传递,逐渐向大众参与的多元化教学法迈进。在这里,青少年从认知自然、体验自然与环境之美入手,通过展教融合的模式,感受场馆天然“有生命”的优势和场景式教学研讨,实现知识与体验的有机结合。

  近三年,园博馆开辟了《园林:巧夺天工的生态和谐》生态主题研学课程。教学内容以“科学探究生物体的奥秘,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为主线,筛选馆内六大展园中科学性和探究性较强的区域+可共同构建生物科学的区域,构建成“6+1”式框架,并规划2条研学路线、3个板块,共计16门课程。同时,采用PBL(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方式,设置游戏、实验等体验和实操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

  挖掘园林故事

  弘扬传统文化

  园博馆运用全新的方法与视野,将自然生态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其中,“山居雅集”园居生活体验活动,充分挖掘了传统园居文化的精髓,并结合自身特有的生态环境,为参与者打造了一场传统文化类教育活动。

  活动依托园博馆内极具特色的六处实景园林展区,围绕琴、棋、书、画、诗、香、茶、花、戏曲、非遗、民俗等多种传统文化载体,使观众置身实景园林环境中,体验品茗插花、赏乐闻香等传统文化的内涵及意趣。

  活动还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在实景园林中再现历史体验场景。比如,通过深入研究“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插花历史文化,打造插花艺术教室,带领观众重温各历史年代插花的审美标准、使用的花材等;又比如,通过深入研究“茶圣”陆羽编著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及其他与茶相关的历史典籍,完整再现唐代煎茶和宋代点茶工艺,让观众穿越历史年代,品味典籍中记载的茶的味道;再比如,以宋代名画《西园雅集》为模板,让观众在历史场景再现中品味宋词的优美。

  这一系列文化雅集体验活动,包括“明前品翠”“听园”“七碗茶歌”及“立秋听蝉”等,融合了插花与茶文化,将观众带入充满历史韵味与文化底蕴的情境中。

  跨界开放融合

  创新馆校合作模式

  多年来,园博馆一直以“融合发展”的理念推动着教育品牌的建设,努力实施跨界融合、开放合作、互动多赢,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经验,以“园林文化科普+自然体验”的理念引领构建特色科教体系。

  在打造系列品牌的过程中,园博馆一直秉承“以园林为核心,文化普及与自然体验并重”的原则,因此教育品牌的内容覆盖了几乎所有和园林相关的题材,对象涵盖各个年龄层次以及特殊观众群体。

  历经耕耘,现在园博馆已拥有了深受公众欢迎的“秘密花园”自然教育科普基地、京西御稻农耕文化体验区、“园林小讲师”志愿服务、“山居雅集”、园林文化讲坛、园林夏(冬)令营等多个品牌。

  成长过程中,园博馆也在不断完善活动效果。从2015年开始举办的“园林小讲师”志愿服务,最初受制于场馆培训空间与人力条件的限制,为确保培训质量,每期“小讲师”不超过15人,活动虽然很受欢迎却远不能满足公众的体验需求。在“融合”理念的引领下,如今园博馆走进周边丰台区多所学校,对“小讲师”教育项目进行公益性“复制”与推广,很快在多所中小学校中,形成了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社团,一个社团带动一所学校”的格局。

  搭建创新科普平台

  助力科技馆之城建设

  作为北京市科普基地、丰台区科普基地、北京“科技馆之城”首批科技教育体验基地,园博馆每年以十余场专题展览、千余场次的线上线下各类活动,为不同年龄、身份、背景的人们提供了多元、多样、有价值、有意义的体验,面向国内外关注园林文化研究与知识传播的团体与公众打造了文化交流交往的平台。

  在这里,观众可以“聆听”巨型硅化木讲述植物起源的时空大剧;可以“探索”为城市生态默默奉献的“身边植物”;可以“寄情”家乡的古树、花草乡愁,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在北京流动科技馆走入园博馆活动中,抢十八、开关灯游戏、会导电的布……原本抽象的科学知识,通过“具象数学实验室”“抽象物理实验室”“身边的科学”等多样的装置实现视觉化,让孩子们与科学亲手“零距离接触”,了解科学原理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此外,这个暑期,园博馆还设置第二届青少年科普讲解大赛、“小青遇”园林志愿项目、园林文化主题讲座等丰富的内容,园林小讲师、高校志愿者、社会志愿者与观众在诗情画意中共同诠释心中最美的园林。

  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博馆将高质量、有温度地讲好传统园林的智慧、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福祉,为打造科技馆之城,助力建设和谐宜居美好花园城市理念的落实,提供园博馆方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社会
   第06版:城治
   第07版:视觉
   第08版:书香
丰台区在市花样滑冰冠军赛获4金3银1铜
一座有生命的绿色殿堂
中国评剧院经典《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火爆上演
居民代表暖人心 助人为乐干实事
为独居老人提供暖心服务
让“节能环保”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丰台报社会05一座有生命的绿色殿堂 2024-08-19 2 2024年08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