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靳忠骥 邢艳霞)近日,第七面墙绘亮相东高地街道六营门社区,引得居民纷纷驻足,赞不绝口。
位于六营门社区门口的这面墙,几天前还是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由于风吹日晒、年久失修,部分墙皮脱落,不仅成了“大花脸”,还是小广告的“温床”。街道和社区了解情况后,迅速行动,以“学子回家 扮靓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对墙面重新修补粉刷,并精心设计墙绘图案,用作展现志愿服务文化的宣传墙,扮靓社区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提升家园意识,加强情感归属。
“以后每次回家都能看到我自己绘制的墙画啦”“我的小伙伴们要是知道这个小火箭是我画的,一定超级羡慕我”……活动当天,东高地街道的“社区新闻发声人”和学子们早早地来到现场。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站在墙面前,手持笔刷,小心地蘸取颜料,勾勒线条、铺底上色……在绘制间歇,“社区新闻发声人”还不忘捕捉精彩瞬间,举起手机,穿梭于人群中,时而拍摄学子们涂色的快乐瞬间,时而与志愿者们聊感受、与过往的居民谈看法。“我们和小朋友们画得很开心,这面墙设计得也很有意义,我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好好宣传这样的活动,讲好咱们地区的文明故事!”“社区新闻发声人”胡阿姨说道。
现场火热而和谐的氛围还吸引了许多新朋友参与,“我也想画!”一位小朋友提出希望参与的想法后,当家长还在顾虑是否会影响画面时,六营门社区党委书记随即表示,“好呀!欢迎你加入我们!共画彩绘墙的意义就是通过可视化且具有参与性的活动把人气聚集起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这面“志愿服务文化墙”长约15米、高2.2米,画面中包含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志愿者,象征着志愿服务的传承与接力,展现出全民参与、代代相传的良好态势,围绕在志愿者旁的磨刀石、听诊器、理发剪等元素则代表了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
“现在每天进出小区的人都能看到这面志愿服务文化墙,都知道六营门社区有个学雷锋便民志愿服务联合会,这就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的真正含义。”参与墙绘的“社区新闻发声人”朱阿姨驻足在路旁,望着这面被“点靓”的文化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