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晓妍 通讯员 史海南)炫酷的激光秀表演、创意科普剧表演、深情细腻的朗诵……12月8日,“科启未来 艺路成长”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建馆四十五周年教学成果汇报展示活动举办。活动分为星光初现、星路梦回、星空逐梦、星梦畅享四个篇章,展现了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四十五年来坚持航天科技特色、追求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的创新和探索。
成果汇报在无人机与激光秀表演《龙之舞》中拉开帷幕,闪烁着绚丽灯光的无人机编队从地面腾空而起变幻出一幅幅图案,引起孩子们的阵阵掌声与欢呼声。随后,京剧、舞蹈、古筝、朗诵、服装秀等节目轮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展现了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在传统文化、舞蹈、美术、器乐等课程普及和社团提高中的探索和努力。
机器人在古筝曲《云宫迅音》伴奏下翩翩起舞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机器人舞蹈、科普剧、小卫星大梦想等节目展现了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在机器人、模型、无线电、电子制作、天文、航天科普等课程教学和社团活动中积淀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在科技馆的学习更坚定了我的科技梦想。我长大后想成为一名航天工程师,成为一个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与有共同理想的同学们一起助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微纳卫星”项目学员、北京光明小学六年级学生杭明睿告诉记者。
“我非常感谢科技馆在我成长中第一次投下科学的种子,引领我将自己的兴趣化成理想,理想变成职业,职业变成事业。”40年前的科技馆学员、目前工作于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王易南说,衷心祝愿科技馆越办越好。
“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45年来从没有停止脚步,当你仰望星空时,科技馆师生研制的梦想一号、梦想二号小卫星带着青少年飞天的梦正在遨游苍穹,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由中小学生研制的小卫星的国家。”活动中,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首任馆长、北京市科普大使金声深情地讲述了科技馆前期发展艰苦创业的历程。
作为区级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始终注重以特色鲜明的活动提升科技馆的品牌。在向青少年学生开展各类科技教育的同时,不断把航天科普教育特色活动做深、做大,推向社会。目前,科技、艺术、体育活动类型齐全,开设活动项目30余项,兴趣小组200余个,每周来馆活动学生近3000人次。
“未来,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将继续以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使命,以实现学生科技、艺术、体育、劳动、人文素养教育的协同发展为目标,开拓进取,再创辉煌。”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