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周舟 汪鲁兵 赵冠杰 王燊 黎雪 朱亭聿)2024年,丰台区聚焦民生问题,以“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等“七有”目标为基础,以“便利性、宜居性”等“五性”需求为切口,推进众多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改善民生 从“一老一小”开始
2024年,丰台区完成了11个街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指标,推进区、街、社区三级养老供给体系建设,实现老年人在其周边、身边和床边就近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目标。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新增养老助餐点103个,目前,丰台区备案运营的养老助餐点达到228个,2024年助餐点累计服务31.8万余人次。丰富养老服务内容,为1万余名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巡视探访、个人清洁等四项基本服务,服务签约率达到99.4%,辐射35.2万余人次。
在关注老人的同时,“小小孩”同样是丰台公共服务的工作焦点。2024年,丰台区扩增幼儿园普惠性学位1920个、托育学位640个,以此满足群众就近入学、照顾孩子的需求。总托位数达到5371个,其中普惠托位2750个,让家庭“有得托、托得起、安心托”。
强健基础 提升区域教育医疗水平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生活便利、保障周全,教育和医疗是社会发展的民生基础。
2024年,丰台区新建北京第五实验学校科技园校区、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等7所学校,新增中小学学位7200个,新增中小学学校数、学位数居历年之最。新办丰台区科技中学、丰台八中等4所高中,全区高中学校增加至25所。此外,学前教育公办比率由年初的46%提升至50.54%。
丰台区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群众更有“医”靠。北京口腔医院全新亮相,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家社区中心全面开诊,卢沟桥街道、玉泉营街道2家政府办社区中心完成挂牌,位于北宫镇、青塔街道等地区的4家诊疗中心顺利运行。另外,血透、康复、眼科3家诊疗中心也即将落成,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目前,丰台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位居全市前列。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100%,接诉即办区级综合成绩达到99.25分,卫生健康工作整体走在全市第一方阵。
宜居宜业 城市环境稳步提升
目前,丰台区在册公园数量达116家,位居全市第一。2024年,丰台区举办“花园城市建设大会”,发布《丰台区花园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开启了花园城市建设的新阶段。
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推动着城市环境治理的进步。丰台区持续推进“金角银边”“三道工程”建设,完成83处“金角银边”建设和17处“三道工程”建设项目,同时打造草桥、丰台科技园区2处特色花园式街区,建成10条城市画廊和5条林荫路。高标准实施丽泽金融商务区绿化景观建设,2024年新增绿化景观372亩,推动城市生态底色更加亮丽,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2025年将启动丽泽城市运动休闲公园(三期)、丽泽城市运动休闲公园(一期、二期)配套建筑项目建设,加快5条城市画廊和1条林荫路建设,持续举办“2025家庭园艺嘉年华暨年宵名花进北京”等活动,打好花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组合拳”,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做大花卉交易平台,推动传统花卉市场转型升级,支持电商平台做强做大,不断开拓花卉产业国际市场。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苗圃经济和观鸟经济,稳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联动发展。
马上就访
社区新闻发声人窦友章:我在方庄生活了近40年,见证了这里的变迁。烂尾楼变文化艺术中心,闲置电影院成芳华里养老社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方庄不仅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见证,更是政策、体制、住房标准变迁的缩影,承载着每个方庄人的温暖故事。我深感这片沃土之美,愿更多人了解热爱。
文/记者 贾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