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娜)通过制作传统雨棍乐器,探索自然声音的模拟与艺术表达;通过声波振动可视化实验,让孩子们看见声音的形状;通过植物蓝晒实验,让孩子们看到光化学反应的奥秘与自然之美;通过为身边的大树和围墙穿上“温暖外衣”,让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疗愈……3月24日上午,在丰台区第五小学举办的“丰台区美育名师工作室——陈晔工作室”揭牌仪式现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陈晔及其团队带来的一个个适合青少年的美育案例分享令在场老师们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记者了解到,陈晔也是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历任《环球时报》美术编辑、中央美院附中专业工作室主任等职,现为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实验与科技艺委会副秘书长等。陈晔长期致力于美术创作、实验艺术、插画绘本、社会美育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方面也有深入研究。她带领团队设计的《七桥游戏》《易游》等游戏项目,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过艺术创意和交互模式,激发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此次陈晔与丰台五小合作建立美育名师工作室,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丰台区美育事业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在活动现场的交流环节,丰台五小的美术、体育、书法等学科老师纷纷结合日常教学场景向陈晔及其团队成员咨询请教,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书画展、体育课、小实验等都将会有更加有趣的体验过程和更加丰富的呈现形式,“五育并举、融通互育”将在小学生的课堂内外更加具象化。
作为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美术)和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民族管弦乐团),丰台五小的美育实践始终秉持“以美润心、以文化人”的初心,构建了“文化承美—课程浸美—活动育美”三位一体的浸润式美育体系。学校美术学科开设多个非遗特色社团,音乐学科打造民乐、京剧等精品课程,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学校还以项目式学习推动美育创新,美术学科的“魅力中国风”项目,引导学生以华服为载体解读传统文化符号;音乐学科的“民族乐器馆”项目,让学生在探究中感知民乐的文化底蕴。金帆书画院坚持“让空间墙壁讲美的故事”,定期举办校内外师生画展,成为展示美育成果的窗口;金帆民乐团以“幸福奏响”为宗旨,通过团队协作与礼仪涵养,让学生在音乐中收获成长幸福感。
同时,学校将美育融入德育、智育、体育各领域,让孩子们在红色教育中感悟家国情怀之美,诚信教育中培育品格之美,科技创新中探索理性之美,心理健康教育中体悟心灵共鸣之美。
丰台五小党委书记李磊表示,美育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将为学校注入更专业的学术和师资力量。下一步,学校将以美育名师工作室为媒介,加快把陈晔及其团队的美育资源引入学校课堂实践,丰富孩子们的课堂活动内容和美育项目体验,期待在美育名师的引领下,让丰台五小的美育教育向跨学科、向纵深更好地发展,让丰台孩子们成为美的传承者,成为幸福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