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寒风中出诊的脚步,下班后折返的身影,无数次俯身倾听的温柔,是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温暖的守护网。从量身定制的服务包到生死时速的紧急救援,从穿梭在楼宇间背着的医疗箱到病榻前屏息凝神的专业操作,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用双肩扛起了“老老人”的生命重量,用行动诠释了“晓月初心·宛平明亮”的党建品牌。坚守初心,深耕细作,持续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为“老老人”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保障。
本报讯(通讯员 崔菲菲)在老龄化日益加深的当下,“老老人”群体的健康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他们或被慢性疾病缠身,行动不便;或因意外状况陷入困境,急需援手。在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样一群医者,用实际行动为“老老人”勾勒出一幅充满温情的医疗守护画卷。无论是精心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包,还是寒风中坚定的上门采血;无论是为高龄患者排忧解难的导尿管更换,抑或下班后争分夺秒的紧急出诊,他们始终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疗的本质,让“老老人”在每一个需要的时刻,都能感受到安心与希望。
“老老人”的贴心依靠
宛平家医个性化服务包
在宛平站家医团队的众多签约对象里,刘大叔是极为特殊的一位。他年事已高,身体被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缠扰,又因颈椎病多次手术,行动能力严重受限。以往每次前往医院看病,对老人和家属而言,都如同一场艰难的跋涉。
针对像刘大叔这样的特殊老年群体,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医团队积极开拓创新,推出了专门为签约老人与行动不便的人士定制个性化签约服务包。其中涵盖上门巡诊、抽血、体检、心电图检查、血糖检测等一系列暖心服务。
考虑到刘大叔的健康状况与实际需求,宛平站家医团队精心为他打造了专属的个性化签约服务方案。服务包里有上门抽血、全方位体检以及心电图检查等项目。3月3日清晨,杜晓红医生和张洋护士便带着心电图机、血压计、静脉抽血及尿检所需的一应物品,赶到了刘大叔家中。刘大叔见到上门服务的医护人员,难掩激动之情,说道:“跟您说实话,听说你们要来家里给我看病,我昨晚兴奋得都没睡好!”
杜晓红和张洋熟练地为刘大叔抽血、展开细致的体检,并认真记录下各项检查数据。这些服务完美解决了刘大叔因行动不便导致的就医难题,让他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照护。刘大叔的老伴对家医团队的服务称赞有加:“以前去医院看病,折腾得够呛。现在有家医团队上门,实在是方便太多了。医护人员专业又耐心,还特别细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不只是刘大叔,其他签约老人对家医团队推出的个性化服务包也好评如潮。88岁的刘奶奶、94岁的张奶奶,还有60多岁的行动不便的王叔叔,他们纷纷表示,这种上门服务模式切实解决了他们就医难的困境,极大地提升了生活质量。
冬日的“针”心守护
照亮银发的温暖
清晨,寒风凛冽,五里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段亚宾护士裹紧护士服,提着采血箱,顶着寒风赶往李爷爷家。李爷爷因中风行动不便,长期卧床,需要定期抽血检查。
段亚宾推开门的瞬间,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李爷爷的儿子迎上来,满脸歉意地说:“段护士,这么冷的天还麻烦您跑一趟,真是过意不去。”段护士笑着摆摆手,走进卧室。李爷爷躺在床上,脸色有些苍白,见段亚宾来了,努力挤出一丝笑容。
段亚宾轻轻握住李爷爷的手,发现他的手臂冰凉,皮肤薄得像纸,青紫色的血管若隐若现。她深吸一口气,消毒、绑止血带、寻找血管。老人的静脉条件不好,血管细且脆,但段亚宾屏住呼吸,稳稳地将针头刺入。“成功了!”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入采血管,段亚宾心中紧绷的弦这才稍稍放松。
“好了。”段亚宾轻声说道,长舒了一口气。她抬起头,便对上了李爷爷和他儿子满含感激的目光。李爷爷的儿子连连道谢:“段护士,您真是技术高超,一次就成功了,太感谢了!”段亚宾笑着摇摇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照顾好每一位像李爷爷这样行动不便的老人,是我的职责所在。”
社区医院为高龄患者
“管”出希望
“老人太虚弱了,不能离开氧气,只能向咱们社区医院求助了,以前从来没想过能上门更换导尿管,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患者郭叔叔的家属说。家住晓月苑景园小区的郭叔叔已步入高龄,又是癌症晚期肺转移的患者,只能长期卧床吸氧,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而定期更换尿管,成为保障他生活质量的关键一环。
然而由于身体不便,前往医院更换导尿管对于老人家和家属而言,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郭叔叔家属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到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医生寻求帮助。王娟医生得知这些情况后,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说道:“您放心,我们一定想办法解决。我马上安排,上门为患者进行评估,更换导尿管。”
很快,王娟医生和贺璐护士来到患者家中,贺璐走到老人床边,脸上挂着如暖阳般和煦的笑容,轻声说道:“爷爷,我们来啦,别担心,一会儿就好。在整个过程中,贺璐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动作轻柔而精准,同时还不断用温和的话语安抚老人情绪,“爷爷,您放松些,稍微忍一忍,马上就结束了。”老人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的恐惧也慢慢消散,安静地配合着护士的操作。
“好了,爷爷,已经换好啦,您感觉怎么样?”贺璐温柔地问道。老人微微点了点头,嘴角露出感激的微笑。看到老人顺利更换导尿管,家属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连声道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
守护“老老人”的每一刻
医者的“下班紧急救援”
2025年2月28日17:30,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已经陆续离开了医院,喧嚣的诊室也逐步归于平静,这时一通急促的求助电话划破了这份宁静:“我们家老伴儿的胃管突然被拔出,吃不了饭了!”
居民张先生因脑梗并发症需长期留置胃管,此刻导管意外脱出不仅影响进食进水,更可能引发呛咳风险。已经步出医院大门的白静主任与杨慧护士听闻消息,立马赶回诊室:“患者等不得,我们马上去!”
两人立即准备物品,带着听诊器、血压仪、留置胃管相关物品,疾步穿行在小区里。
“张叔别怕,我们带着新胃管来了。”杨慧轻声安抚着,同时白静给患者测量血压,评估生命体征平稳后,杨慧弯腰精准定位食管入口,轻巧顺利地完成插管操作。对下置的胃管听诊确定位置,调整管路深度,再次监测生命体征并指导家属护理要点。
“太感谢了!下班了还让你们跑一趟。”家属一遍又一遍重复着,两人却摆摆手:“这是我们的工作,您别太在意。”
家医团队的创新服务模式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通过实施个性化签约服务包,家医团队不仅充分满足了签约老人的健康需求,还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就医体验与满意度。未来,家医团队将持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力求成为更多“老老人”的贴心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