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4年11月,丰台区深入实施年轻干部综合能力提升行动,启动“丰台菁锐营”干部培养计划,创新建立“百人、一年”“七学、八地、十课题”贯通式培训体系。推动年轻干部聚焦区域发展堵点难点,领办一批重点课题,系统开展理论学习、课题调研等,切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破解发展难题的思路举措,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即日起,本报开设“菁锐志远 我与丰台共成长”专栏,一起见证这支年轻队伍的成长蜕变,感受他们为丰台高质量发展注入的青春动能。
本报讯(记者 袁阳)街镇级楼宇资源掌握是否全面?产业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在丰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一群年轻干部正以菁锐营为阵地,通过系统性培训与实践探索,将“实事求是”精神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激活区域潜能的“金钥匙”。从理论赋能到一线调研,从数据分析到实地摸排,菁锐营学员以创新思维绘制街镇级产业画像,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实事求是
从问题导向到资源挖掘的思维跃迁
“我们发现右安门街道一处闲置空间,因使用功能与土地性质不相符而长期空置,经多方协调后将其纳入区级统筹平台。”菁锐营的学习委员张华介绍道。在丰台区开展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面临着覆盖面广、资产类型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以及报送数据存在差异等难题。面对这一挑战,张华深有感触地说:“区委书记王少峰在菁锐营学员座谈会上强调,年轻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紧密联系实际,掌握区内情况,挖掘资源,做到底数清,数据明。”这句话成为他开展具体工作的重要指引。
作为区财政局的骨干力量,张华与同事分批多次开展调研踏勘,仔细比对历史底账。面对丰台区发展中诸如历史遗留因素制约、资金短缺和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困难,他们在正视问题的同时,系统梳理可调配资源和潜在突破口,为资产合理调配和盘活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画像
绘制以街镇为单位的产业地图
首农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园聚焦未来食品,长辛店1897科创园主打智能制造,二七车辆厂预留智能产业空间……为全面掌握街道楼宇资源和产业空间情况,张华与组员开展《打造街镇级园区(楼宇)体系,培育区域特色产业》课题研究。“我们以‘学产’为研究方向,在跟踪学习外省市先进经验的同时,每人负责重点研究三个街镇,通过走访调研了解街镇、园区、楼宇的产业发展情况。”在和义、长辛店、新村等街道,菁锐营研究小组正将碎片化的产业信息转化为可视化地图,让街镇的产业布局更加清晰。
在研究课题中,小组充分挖掘本单位本领域综合资源,广泛搜集各属地产业情况和经济数据,突破既有认知,从多维度了解属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致力于精准勾勒辖区各属地画像。“街道画像并非简单的数据罗列,而是将整合交通、产业、空间、配套等要素,形成‘一图统揽’。过去依靠数据表难以全面把握,如今我们通过实地调研,融合发改、财政等部门多源数据,分析空间资源,将绘制出涵盖交通地理位置、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企业情况、闲置空间等要素的属地画像。这有助于街镇明确自身优势,围绕区域特色开展主导产业培育、招优引强,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和链条。未来,依据街镇画像,我们将更好地掌握底数、统筹资源,促进形成全区经济工作‘一盘棋’格局,通过区级统筹调度,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适配的发展区域和机遇。”张华介绍道。
“丰台菁锐营”的实践证明,坚持实事求是,既能穿透历史遗留问题的表象,也能激活区域发展的潜在资源。年轻干部通过绘制属地画像,不仅摸清区域发展底数,更提升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创新能力,为丰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