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健康礼仪,社交距离适宜
释义:遵守健康礼仪可以减少疾病传播,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提倡拱手不握手,做到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者肘部遮掩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吐痰时把痰吐在纸巾里包起来,扔入垃圾桶。在公共场所或社交活动时,应保持适当距离,必要时佩戴口罩。
常见可引起疾病传播的行为
传染病流行期间握手;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交头接耳说笑;咳嗽、打喷嚏不遮掩口鼻;随地吐痰;感冒却不戴口罩。
病原体借助手进入人体
手部尤其手掌汗腺最为发达,一双未清洗的手上,含有80万个病原体,一克指甲垢里隐藏有38亿个病原体。
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离开人体的方式
普通方式,直接飞出。病原体会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或飞沫排出体外,在没有喷嚏等外力的作用下,飞沫传播的距离不会超过1米。
喷嚏方式,爆发式喷溅。健康成年人一个喷嚏中约含有30万个微生物,其中包括细菌和病毒等。而感冒时,病菌数量还会增长数倍。打喷嚏时,肌肉瞬间收缩,上万个微生物以时速161千米的速度喷出,可在几分钟内扩散至一个小房间。
以痰为载体,肉眼可见的形式。痰是人体呼吸道的分泌物,里面含大量的病原体,粗略估计,一口痰至少有5万个病原体,有些病原体(例如结核杆菌)能在痰液中长期生存,在特定条件下可再次致人生病。
健康礼仪这样做
采用拱手礼,既体现了中华传统礼仪,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双方的肢体接触,一举两得。
社交过程中,保持大于1米的距离。用手肘弯曲部位遮掩口鼻,既能痛快地打喷嚏,也能掩住口鼻。把痰吐在纸巾里包起来,扔入垃圾桶,没有随身携带纸巾的,应该吐入痰盂中,便于集中清理消毒。
在人流密集的密闭场所,如地铁站、商场、医院等应该主动佩戴口罩。自己发烧、感冒时应主动佩戴口罩,保自己、护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