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城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12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宛平街道晓月苑一里居民共同打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邻里花园”化腐朽为神奇
改造后
改造前

  本报讯(通讯员 窦立敏 党瞳瞳)近日,位于宛平街道的晓月苑一里的“邻里花园”改造工程竣工。这里绿草如茵、月季盛放、花坛坐椅整洁美观、地面干净平坦,环境宜人,是附近居民休息纳凉的好所在。

  晓月苑一里始建于1998年,这里的7号楼和9号楼之间有一片绿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混乱景象,杂草丛生,堆满破旧杂物,居民私搭乱建,私栽乱种,蚊虫也非常多。很多居民反映希望整治一下这片区域。晓月苑一里的社区负责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将这一诉求反馈给了街道。

  宛平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跟社区负责人多次沟通,希望能够从“小切口”入手,改善小区环境。了解到创森办、区融媒体中心发起了一个“邻里花园”的项目,经过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形成了初步的实施方案。

  有了街道的支持,社区负责人心里更踏实了。结合居民们的建议,在和设计师充分沟通后,他们最终选定了“一米花箱”的设计方案。用防腐木将原有的水泥花池包裹住,这样既杜绝了安全隐患,又兼顾了整洁美观。结合土质特点,综合栽种了月季、萱草、马莲、鸢尾、绣球等植物。“邻里花园”设计师何顺喜表示,这套设计方案既实现了在原有绿化环境格局上进行优化提升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效果,也可以有效控制施工造价成本。

  实际施工过程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需要全面考虑。晓月苑小区去年底刚完成了临时用电改造工程。就在这片花园的地下,埋有大量的电缆。为了不影响小花园后期花木的种植,社区负责人特意让施工方把电缆尽量深埋,即便如此,也对于种植在上面的花木种类进行了调整,比如种植了萱草这样根系不深的植物。

  小花园施工建造过程中,一砖一瓦、一角一落,居民们都看在眼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防腐木的砖池花池包面落地的部分,常规情况是垂直于地面。有居民反映说,这样容易有安全隐患,于是社区负责人跟施工方沟通改成了斜坡式。为便于进出,小花园通往居民楼的方向铺设了几条石板小路。原本石板是左右错落铺放,美观有意境。有年纪大一些、腿脚不便的居民找到相关负责人,反映说这样路面不够平整,走起来不方便。社区负责人又和施工队沟通,把石头重新铺一遍,由原本的纵向铺设变为横向,并且左右对称,方便居民行走。

  小花园动工之前,社区负责人和她的伙伴们挨家挨户沟通,做了不少工作。小花园的建设过程中,他们及时听取居民意见,在施工可行的情况下,对方案随时进行微调。“在施工过程当中多次和咱们的施工方进行协调,因为咱们做事吧,就得让老百姓买账,把事办到老百姓心坎里。包括咱们种植哪些花卉品种,也是在施工过程当中,随时听取居民的意见,根据可行性方案我们再进行调整。”社区负责人说。

  社区把老百姓的诉求放在心上,老百姓也把社区的付出和辛苦看在眼里。这场“双向奔赴”加深了社区和居民对彼此的理解,也让很多居民有机会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晓月苑小区的水压低,给花园浇水不容易。之前给相关负责人提建议的一位居民大妈主动当起了小花园的“观察员”。“丫头,我给你看着啊,天热,这花要是干了要浇水了,我跟你说啊。”大妈笑着跟社区负责人说。

  近年来,随着宛平城的整体整治,晓月苑小区外部环境改善了不少。宛平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也希望能够从外到内,给居民带来居住环境的升级体验。“邻里花园”给了居民一个美丽的休息环境,居民对此认可度也比较高。同时,也希望以打造“邻里花园”为抓手,在物业和社区居民以及政府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共同打造更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据了解,未来还将有其他社区逐渐提上改造日程,让花儿开在社区家门口,开在老百姓的心坎里。宛平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城治
   第06版:丰景
   第07版:教育
   第08版:健康丰台
“拆、建、管”综合施策 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曝光台
“邻里花园”化腐朽为神奇
安装充电柜和阻车器 居民充电方便又安全
实施灌注法堵漏 居民不再害怕漏雨
垃圾分类助推楼道堆物“断舍离”
丰台报城治05“邻里花园”化腐朽为神奇 2023-06-12 2 2023年06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