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妍)“放在家里的是宝贝,堆在楼道的是‘鸡肋’,永远用不上,扔了又可惜,邻居还有意见。”家住南三环东路甲8号院的居民郑先生看着楼道堆放的旧家具犯了愁。
没想到,“解决方案”很快就送到了家门口。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东铁匠营街道城乡办联合嘉顺园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 楼道堆物换礼物”活动,以垃圾分类助推楼道清理和安全建设,鼓励居民与楼道杂物“断舍离”。
南三环东路甲8号院建于1998年,是一个无物业老旧小区,楼梯过道角落成了“储藏间”,堆放着长期不用的杂物,许多居民向居委会反映:“通道这么狭窄,又都是可燃物,万一起火怎么办?想想心里就不踏实!”
为解决这一问题,嘉顺园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先期走访,发现楼道堆物大部分是废旧家具电器、僵尸自行车、废纸壳等。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部分楼道堆物有一定的价值,也是居民不愿意清理的原因。我们从居民的角度出发,以垃圾分类的方式帮助他们把这些放错地方的资源再次回收利用,让老百姓既得实惠又享安全。”
活动开展前一周,嘉顺园社区工作人员在单元门显著位置张贴“楼道杂物换礼物”活动通知书,在微信网格群内发布通知,号召街坊们将楼道杂物“变废为宝”,得到了热烈响应。
活动当天,垃圾分类车开到了楼下,工作人员为居民们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册和可回收物回收指南。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居民纷纷动手清理楼道里的“自留地”。废旧自行车搬下了楼,落满灰尘的旧家具废家电再次出山,被遗忘在角落的废报纸重见天日……
居民们搬着从楼道堆物中淘出的“宝贝”,排队登记,将可回收物兑换成积分,再用积分兑换垃圾桶、抽纸、洗涤灵等日用品。
“这楼道杂物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以后要做好垃圾分类,有可回收物及时联系回收,不再往楼道里堆放了。”看着整洁、敞亮、畅通的楼道,居民们很受触动;小区业委会代表也为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献上锦旗,表示今后会继续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带领居民自觉维护楼道卫生,提高安全意识。
本次活动共清理废旧自行车5辆、废旧小家电16件、瓶子易拉罐30公斤、废纸60公斤;以“楼道堆物换礼物”的方式,激发了广大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下一步,东铁匠营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社区与物业、业委会共治共建,引领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保护环境、消除隐患,共享安全社区、绿色社区、文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