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言湖 通讯员 张燕)“魏法官,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不然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近日,丰台法院方庄法庭成功协助丰台法院南苑法庭上门领取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材料,两部门联动共同保障了老年人诉讼权益得以实现。
9:00,丰台法院方庄法庭魏敬贤法官收到来自丰台法院南苑法庭郑阳法官的一通电话,郑阳法官表示其案件当事人为独居的古稀老人,现居住在方庄法庭辖区内,需向法院递交重要诉讼材料,但其行动不方便,能否由其交给方庄法庭,再由方庄法庭转交南苑法庭。
9:10,魏敬贤法官当即联系了这位老人,打算尽快办理交接,但得到的答复是:“法官,我的腿得了风湿病,每天要去医院扎针,所以今天上午不能去送文件,下午到了家,才能去方庄法庭。”言语中透露出虚弱和为难。魏敬贤法官当即给老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没事,您别着急,等您扎针回来,我们‘上门取件’!”
方庄地区是丰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民事案件中当事人为老年人的案件占到相当高的比例。考虑到方庄地区涉老案件数量增多和老年人维权困难的现实,方庄法庭通过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开展巡回审判、上门送达等举措,建立起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老年人诉讼权益保障机制,强化老年人权益司法保障,切实增强老年群体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14:00,魏敬贤法官团队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后,准备手续并前往其住所。
“法官,您来了。”老人开门后说道,“您好,我们是方庄法庭干警,向您出示证件,我们可是邻居啊。”意外的是,老人随即转身掩面哭泣。
老人表示自己近来情绪低落、悲观失望。魏敬贤法官对当事人进行了充分的情感疏导及情绪安抚,同时对当事人疑惑的立案管辖等诉讼程序问题进行释法。魏敬贤法官说道:“咱们是近邻,今后啊遇到任何生活上的问题,欢迎您随时拨打我的电话。”当事人对魏敬贤法官的耐心劝导连声道谢。
14:40,当事人将其重要诉讼材料装入证物袋封存并签字确认,并表示在法官的耐心劝导下,自己已逐渐打开心结,愿意经常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
17:00,回庭后,方庄法庭魏敬贤法官立即将上述材料转交南苑法庭郑阳法官,顺利完成协助事宜。
“您别着急,我们‘上门取件’!”正如魏敬贤法官所言,丰台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利民的原则,积极探索和保障老年人权益,搭建绿色通道,对进入法院办理业务的老年人优先接待、优先立案,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诉讼服务。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人民法庭作为人民法院的最基层单位,被称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司法机关,处在践行司法为民的最前沿,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
近年来,方庄法庭作为打通司法与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前沿阵地,始终坚持将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工作的落脚点,高度重视在案件审理、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
在这份坚持的背后,凝聚着丰台法院人的不懈努力,他们用实际行动护航老年人养老。魏敬贤法官只是众多政法干警中的普通一员,“上门取件”只是他们工作中的一件日常小事,法官们在办案过程中,还对老年人权益保护案件特点进行分析总结,通过线上讲座、线下宣传等多种形式走进基层社区,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贡献司法力量。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方庄地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将成色更足、幸福感将更可持续、安全感将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