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的蓄水池、水箱及其他储水设备设施和管道因较长时间停用,开学后再次启用可能出现自来水水黄、浑浊等情况。
根据《学校及托幼机构饮水设备使用维护规范》(DB/T 1497-2017)中的规定,在学生返回校园前,学校要注意检查、更新、清洗、消毒校内各类用水设施设备,开展供水设施保养与水质保障专项检查,确保师生饮水安全。
采取措施,保证水质
清洗维护净水器,更换滤芯。进行水质检测。根据《学校及托幼机构饮水设备使用维护规范》(DB11/T 1497-2017)中的规定,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对饮水设备进行水质检测,频次为每学期至少一次。对饮水设备的水质进行检测,项目应至少包含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色度、浑浊度、硝酸盐、氯酸盐、铁、铜、铅、钠(软水机加测)。
为验证校内管网及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效果,建议各学校在开学前联系相关具备水质检测资质的单位,对校内自来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达标后再使用。
校内的储水设备清洗。对水龙头等用水设施进行检查,对自来水管线末端进行排放。清洗消毒热水器。若热水系统或热水器是属于饮用水用途的,还需进行清洗消毒工作,以确保水质安全。
学校饮水卫生日常管理
建章立制。建立饮水卫生管理制度,制定饮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建立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小组,专人管理,定期巡查维护。
清洁消毒。饮水设施每天应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消毒的具体方法按照《学校及托幼机构饮水设备使用维护规范》(DB11/T 1497-2017)执行。
饮用水安全卫生知识宣传
开学前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饮用水卫生安全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水卫生习惯。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学生将生活饮用水的知识宣传到家庭,增强学生及家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倡导学生不饮用生水,不喝来源不明、被污染、感官性状发生变化的水,提倡喝开水,不冷热混喝,等沸水放凉后再喝。
一旦发现水质出现异色异味,要立即停止饮用,并向卫生室或总务处报告。若不慎饮用有污染的水,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