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倍增追赶 合作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20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文旅局 书写丰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北京莲花池公园。

  本报讯(通讯员 曼格尔努)3000多年前,燕都蓟城依托莲花池水系开始建造,便有了“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之说,870年前金中都的辉煌拉开了北京建都史的序幕,南苑作为五朝皇家苑囿,成为古都生态文化的涵养地。2023年,区文化和旅游局践行“倍增追赶、合作发展”,融入“做好首都文化发展这篇大文章”,不断深化以文物保护融入城市功能塑造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双轮驱动质效提升,持续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首都发展赛道上跑出“丰台速度、丰台效率、丰台质量”贡献文旅担当。

  深入挖掘文旅资源

  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区文化和旅游依托特色活动,擦亮了文旅消费品牌。丰台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全区共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8家、3A级旅游景区2家、2A级旅游景区3家,今年策划开展了“花开盛世 丰宜福台”四季文旅系列活动,已发布了“过大年”“踏青季”“消夏季”等13大板块48项活动内容及16条都市休闲旅游线路,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特色消费文旅品牌。2023年,丰台在世界花卉大观园首次举办了“中国旅游日”北京分会场活动。下半年将举办北京“国际花潮季”、中国戏曲文化周、“旅游进社区”等活动,拓展文旅商业等多元融合时尚消费链条。围绕拓展文旅休闲空间、打造微度假方面,结合丰台区域实际,将试点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机制,持续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为生态旅游和乡村振兴助力。 

  以节日为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特色鲜明品牌节庆活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聚焦春节、元宵、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我的丰台我的家”系列公共文化活动1800场。以“花开盛世 丰宜福台”为主题,成功举办第10届“花开丰台”端午文化游园会,活动涵盖 “民俗端午”“非遗端午”“花靓端午”“衣韵端午”“童乐端午”“粽情端午”音乐节等板块。持续举办中国戏曲文化周活动,累计邀请表演团体260余家,表演1800多场次,市民参与80万人次。

  着眼群众文化需求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成果。国市区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加速落地。中央芭蕾舞团业务用房扩建项目实现开工建设。规划建筑规模13.5万平方米的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进入招标环节。丽泽现代文化艺术中心(FT00-612-0021地块项目)完成多规合一初审。河西文化分中心项目前期研究报告已纳入市发改项目库。方庄文化艺术中心项目进入运营筹备。文图两馆设施功能持续优化提升。区图书馆大红门新馆实现新建开馆运营,优化服务空间,完善服务设施,区图书馆实现“一馆两址”服务模式。区文化馆剧场完成提升改造,增设活动排练厅、书画展厅功能,举办全民艺术普及和文化惠民活动,推出市民音乐空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聚焦区划调整持续补齐街镇级文化设施空白点,指导选址、建设,其中花乡街道已完成建设并实现开放。支持街镇通过新建、改扩建、共建共享,探索小而精、活而新的新型文化空间向基层延伸辐射,实现社区村级文化设施建有率达标。截至目前,全区建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450处,面积70.5万平方米,人均面积达到0.35平方米。

  多元业态融合

  让文旅产业“活”起来

  近年,丰台区23家企事业单位先后挂牌市级文旅多元业态。世界花卉大观园、北京世界公园等6家景区(点)上榜市级网红打卡地。二七厂1897科创城等2家获评市级旅游休闲街区。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等5家获准市级文化和旅游行业科普体验资源点。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等6家获颁市级文化旅游体验基地。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批第五批市级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北京南宫旅游景区荣获市级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二七厂 1897科创城获取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王佐镇获得市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链接未来

  优化文旅消费空间布局

  推动“非遗+”融合发展

  未来,区文旅局将对现有区级文化中心优化提升,通过“总分馆”制度,形成“1+1+26+N”的三级服务网络,提升文图两馆复合型功能,推进区综合文化中心、河西分中心建设。 

  持续办好“书香丰台”“我们的节日”“我的丰台 我的家”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创新开展各类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加大扶持群众文艺创作的力量,打造原创文艺精品。精心培育和持续打造“周末场演出”“相声乐苑”“市民音乐空间”等演出品牌,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区内院团资源深入社区“结对子、种文化”,完善精品文化配送机制。立足区内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城乡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和活动,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进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筹建。探索设立区级非遗传习基地及社区非遗示范点。培育引导“非遗+”融合发展,持续开展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开展非遗产品开发。举办“京津冀三地优秀群众文化展演”活动,鼓励区域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加强档案数据管理,形成有序保护、规范管理、合理利用、融合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完善文物“四有”档案,实施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程,完善文物管理机制,加强文物与旅游融合,提高文物活化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加快出台王佐全域旅游规划,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实施方案编制。持续开展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建设,加强4A创建工作指导,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连片开放。打造北京园博园-城市微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北京汽车博物馆、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世界公园、世界花卉大观园资源等存量资源,按照“高端化、精品化、场景化、特色化”思路,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实现“生态+人文+休闲”的功能转化和效能提升。加强周边旅游资源联动发展,优化旅游、文化、商业等消费功能布局,打造具有全市影响力的都市微度假休闲旅游主题公园。 

  打造丰台科技园区-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商圈)。鼓励景区景点、文化机构设施延长夜间开放时间,打造“夜游经济”,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围绕消费节点,持续举办丰台惠民文化消费季、四季主题文旅宣传推广等活动,创新和丰富游览内容,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满足市场供给和需求,促进区域文化旅游消费。 

  提升节庆活动品牌影响力,集聚人气,拉动市场。持续举办“花开丰台”端午文化游园会、“卢沟晓月”中秋文化活动等品牌节庆活动,积极参加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培育区域古都文化旅游新亮点。办好中国戏曲文化周,提升国家级戏曲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城治
   第06版:倍增追赶 合作发展
   第07版:教育
   第08版:健康
文旅局 书写丰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挖掘丰台文化基因 推动历史文脉保护传承
丰台报倍增追赶 合作发展06文旅局 书写丰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09-20 2 2023年09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