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文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龚俊:
今年戏曲文化周可以说是精彩不断、亮点纷呈。本届戏曲文化周安排了三大板块10大主题活动,特别是邀请到了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近50个优秀院团、院校带来了120余场精彩演出。此外,还积极探索“戏曲+”,推出一系列跨界融合的潮玩活动。在主场活动之后还将开展戏曲进社区、进校园等一系列常态化的戏曲惠民活动,欢迎大家来北京园博园赏大戏,看美景。
广东西秦戏优秀青年演员陈嘉明:
这次我们广东西秦戏来参加戏曲文化周,给大家带来了三个折子戏,其中有传统剧目,也有新编剧目。同时我们还带来了西秦戏的特技表演、最原汁原味的唱腔以及创新表演,我们对《连环计》之《小宴》的表演增加创新的改变,两个人在表演中载歌载舞,应用到了戏剧中的特技翎子功。
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主任赵红:
来到今年戏曲文化周感受特别深,开幕式演员整体都非常年轻,说明了中国戏曲后继有人,中国戏曲传承和发展的春天来到了。从整个节目单也可以看到戏曲界的百花齐放,各个剧种都有。这次我们也带来了濒危剧种汉调桄桄的三部戏,这也体现了国家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关注,为我们后续的创作提供了满满的动力。汉调桄桄是陕西省汉中市地方的传统戏剧,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今年登上戏曲文化周的舞台的意义不只是展示给观众们看,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就是吸引人们来继续传承。
台胞柯清峰: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北京,正好赶上在园博园举办的中国戏曲文化周,深感躬逢其时。以前提起戏曲首先会想到京剧,但是今天看到越剧、豫剧、陇剧等多种地方戏剧聚集在一起,同台演绎,让我们一次看个够,是非常惊艳的演出。开幕式前我也参观游览了园博园,这里的生态保护、资源利用令我印象深刻,逛一个园博园,好像是走遍了全中国。与此同时,在地方园沉浸式看地方戏,众多丰富的戏曲艺术越来越融入百姓的生活,可谓是“飞”到了百姓家门口,相信这也是我们祖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石。中秋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这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两岸人民都会思念故乡,希望大家可以增进交流,多多联系彼此之间的情谊。
票友韩婷:
我在北京邮电大学读研一,从小就对戏曲非常感兴趣,之前都是自己跟着视频学着唱。今天来到北京园博园,在忆江南园竟然看到许多名家大师也参与其中,而且还有专业老师提前帮我们换上戏服,亲自指导身段姿势,沉浸式体验黄梅戏演出,太开心了,有一种圆梦的感觉!我认为,发展一门剧种,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观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始于热爱、忠于责任!戏曲需要我们年轻人来发扬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