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丰台区基础教育“强基工程”总体目标明确指出,“培养一支名师引领、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干部教师队伍”“每所学校都有领军型教师”。为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强基工程”,讲好丰台教育故事,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丰台区的优秀教师队伍,特推出“强基工程 身边的优秀教师”专题。通过对全区教育系统2023年获评北京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的27名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事迹进行集中宣传,充分展示丰台区教育战线的精神风貌,助力区域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可度的提升。
— 李同 —
199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大成学校思政教师、正高级教师、副校长、丰台区政治学科兼职教研员、北师大珠海校区兼职教师。从事思政一线教学工作23年,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出版研究专著《新课程改革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的理论及应用》;参与澳门《品德与公民》教材编写。参加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教师远程培训和“国培计划”项目,为新疆、安徽、西安、遵义、内蒙古林西、河北涞源等地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专题培训。多次主持市区级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全国、市、区级评审中获得一等奖,并在核心期刊中发表。成立“李同特级教师工作室”并承担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
— 典型事迹 —
从教23年来,她始终坚持用认真的心做事,用感恩的心做人,贯彻立德树人,追求职业幸福。
守正创新,做到政治强、视野广
李同认为,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嵌入到学生头脑中,引导学生把学习奋斗目标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她始终坚持做到“八个相统一”,注重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基于社会现实把思政课讲得深入浅出,讲出真理的味道。她注重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往哪里去,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让学生通过思政课学习“真学、真懂、真信、真行”,做到知行统一。
铸魂育人,做到情怀深、思维新
她始终坚信“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身上传承。
她发挥学校一体制办学的特色,组织教师进行思政一体化建设研究。她邀请大学教授与学校思政教师一起学习党史、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先后组织了“同心向党,强国有我”“胸怀天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中小思政一体化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不忘初心,做到自律严、人格正
芳华无悔献杏坛,桃李满园尽芬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回顾自己的教育初心,唯有“热爱”两个字—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在教育工作中,她始终保持热爱,严于律己,把教育当作自己生命的延伸,追求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用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感动学生、用达观的品行感染学生,做好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人,让她的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有深度、有吸引力和亲和力的课。未来,她将继续立足于三尺讲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正能量,在教育之路上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