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书香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定河记
卢沟晓月 陈志和  摄
永定河畔美如画 李治国  摄

  编者按:今年以来,区文联及区作协紧紧围绕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精华区建设和推动建党、抗战、新中国成立三大主题片区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以及丰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与北京作协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相关区作协合作开展了“山河永定·丰宜福台”主题征文创作活动,约请区内外知名作家到我区深入调研采风,形成一批优秀散文作品。本报陆续刊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北京的大水从哪里来?

  2012年、2023年,我都亲历了北京发大水,看到世间惨状,不禁悲痛万分。总有朋友问我,北京以前会发大水吗?

  会的,我记得童年时有一年下大雨,北新桥—簋街一带的水已经到了成年人的大腿根儿,路边的西瓜摊上,很多西瓜都漂起来了。大人们根本不让孩子上街,说下水沟的沟箅子都打开了,弄不好就掉进去。当时很多房子是20世纪80年代翻盖的,红砖作墙,石棉板作顶,没有做防水的观念,墙也不够厚,远不如过去青砖灰瓦的老房子。如今每逢夏天,总会有房屋漏雨、返潮,哗啦啦地落墙皮。

  朋友继续问,大水从哪里来?

  我说:永定河。

  北京城与永定河始终在互动

  人类是逐水而居的,城市有水方能活下去,中国历代的都城,都是以背山面水为尊,南京有长江,洛阳有黄河,西安号称八水绕长安,北京更是靠永定河了。

  永定河的上游是洋河和桑干河两大支流,穿过官厅水库后改成永定河,下游是海河。若打开辽金元明清以来的北京历史地图,永定河的变迁,可看作从北向南慢慢挪动地方。北京城与永定河始终在互动,从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开始,永定河南北方上下挪动。可不论怎样改道,它的触须始终连接着北京。

  在北京,永定河最大,流量极不稳定,想枯就枯,想泛就泛,想流向哪里就去哪里。古代的永定河没有稳定的水源,也没有固定的河道,始终汪洋恣肆,肆意妄为,似一个暴饮暴食的巨人。北京城的五大水系(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泃河)、大小湖泊、西苑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园林池沼……甚至每条胡同里的水井,翻涌的都是永定河的水。

  北京是西北高东南低,北面是横亘的燕山山脉,西边是大小西山。远古时代的北京曾是一片叫作北京湾的汪洋,门头沟、南口、昌平的山峰都是海岸线,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就住在离海边不远的山洞里,那些远古的灰烬坑里充满了鱼骨和贝壳,那是海洋的馈赠。北京是在西面和北面围起来的一个半封闭的平原—永定河冲积扇平原上建造的。

  不论是唐幽州、辽南京还是金中都,当时北京的主城区都位于现在的丰台区,永定河水直接从城中穿过。丰台地名曾有多种说法,有来源于“风台村”之说,有的说来源于附近的丰宜门和拜郊台,也有说法是因金代韩御史所建远风台遗址而得名。但不论怎样,丰台这一地区地势较高,像一片高台。其中的一个坐标是看丹药王庙。北京人最能区分东西南北,我头一次去那里时,总对那药王庙的朝向而感到奇怪,是少见的坐东朝西。而后发现,庙的西边,今天看丹路、看杨路一带是永定河故道,榆树庄、世界公园这一带或许从前是高坡,到了宋代成为洼地,永定河水沿此向南。

  金代定北京为中都时,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将位于黑龙江阿城的陵墓迁到北京的房山,将原本安葬在大片平原上的历代先皇,都迁葬在房山车厂村至龙门口一带的云峰山下;另一件是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建造了卢沟桥。建卢沟桥有一个目的,是为了方便去房山谒陵,正如数百年后,大明在沙河上建造朝宗桥,也是为了去十三陵祭祀祖宗一样。

  卢沟桥在没有石桥以前,先有的浮桥,是北京地区最大的码头,所有建造辽南京和金中都的木材都是从上游冲过来,从卢沟桥处捞起来装车的,还专门有一幅元代佚名画家的绢本设色画《卢沟运筏图》以观看其详。画上的古桥为十一孔,与真实的卢沟桥无异。古人每天行走不过十几里地,皇家也是平均每天三十里,因此每三十里修建一处行宫。卢沟桥离广安门二十里,出北京往西南方向,头一站打尖住店的地方就是卢沟桥畔的宛平县城,出行的人多是在此住一夜后破晓登程。卢沟桥就是送别的长亭,相当于唐之灞桥、汉之阳关,送君垂泪过卢沟。所谓卢沟晓月,正是送别时送到宛平县城,第二天清晨过卢沟桥上路时,抬头方看到破晓时的月亮。

  卢沟桥代表着北京文化的起点,也是北京都城的起点,至今这里还是永定河在北京境内的最后一个分洪枢纽,有卢沟桥拦河闸、小清河分洪闸和永定河滞洪水库。

  历史上永定河多次泛滥

  历史上的永定河更是多次泛滥,这种泛滥的加剧,种种生态的恶化,是明清以后开始的。

  正所谓“大都出,西山兀”,元世祖忽必烈建造大都城时,大量砍伐了西山的木材,使得水土流失严重,大风刮来,北京城沙尘漫天,遮天蔽日。全长不过七百多公里的永定河因水土流失而持续泛滥,却有着可比拟黄河的巨大的含沙量,真正是一条“小黄河”。元代重新开金口河引水以补充大运河漕运的水量,由郭守敬在接近金口的地方开挖了减河以分流,最后还能将水还回到主河道上。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开金口河成功的记载,在此之前的金大定年间,和在此之后的元顺帝年间的两次开金口河,都失败了。

  历朝历代的治水工程中,所包含的一项是建造寺庙,巩固信仰,永定河的神庙神祠先后有数十座之多。这条河金代被封为安平侯,并从大定二十七年(1177年)“每岁委本县长官春秋致祭”;元代被封为显应洪济公。《清史稿·河渠志》记载,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命于成龙(康熙朝两个于成龙,此为“小于成龙”)治河,赐名为“永定”,并封为河神,主要是指大兴区的这一段,后来拓展到全流域。乾隆封其为安流广惠永定河神。康熙、乾隆多到治河工地现场视察,并在永定河沿线修建了南、北惠济庙,大兴、河北固安都有祭祀永定河的河神庙。这是古人一种敬畏自然的思想,我治不服你,我敬着你。

  如今永定河每年都有汛期,俗称“七下八上”,指的是每年7月下半月到8月上半月,至今仍然会有水患,治河是百年大计。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

  20世纪90年代,永定河的上游早已建了不少水库,拦截了流水,下游建了若干的挖沙场。我正在上初中,学校组织去卢沟桥参观。我们先在宛平县城内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处看了电影《七七事变》,电影中的卢沟桥下就是水,有不少中日双方厮杀落入水中的场景,那石狮子上布满了先烈的血迹,把年少的我深深感动。而后,我们来到了电影中所拍的卢沟桥下。当时的卢沟桥下已然大部分干涸,四处长满了荒草,河床上竟然有个简易的汽车自驾游乐场。在自由活动时,有位会开车的同学,驾驶着一辆破旧得如铁皮壳子一样的吉普车,狠踩油门,在永定河的河床里狂奔,车轮下黄沙涌起。

  三十年过去了,如今我再到卢沟桥,桥下已是碧水映天,水天一色。那种生猛和荒蛮的感觉,至今尚未过去。这对于永定河与卢沟桥而言,不过是千古一瞬,只增些话佐料罢了。在眺望远方的时候,我依稀感觉到,永定河始终是北京的母亲河,哪怕是最干枯的时候,它始终在暗中流淌着。

  北京城是一座山水之都,在城市的正中心,有一片水域,一座皇宫,一座景山,在那里足以忘却身处闹市,恍惚间已入山林。这些是北京历代建城之根本,是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遗珠。而那水,便是永定河永久的恩赐。

  ■ 来源:丰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侯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治
   第04版:社会
   第05版:综合
   第06版:视觉
   第07版:书香
   第08版:关注
《丰台风情咏》
永定河记
遇“荐”好书
丰台报书香07永定河记 2023-12-22 2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