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已成为衡量基层工作效能和形象的重要标志。西罗园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探索“党建+”政务服务模式,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致力于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提升群众的“满意指数”。
党建引领提素质 急群众之所急
“真是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一位办事群众给工作人员连连道歉,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群众来办事因为着急情绪有点激动,未说清诉求便大声吵闹。但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因为群众的激动自乱阵脚,而是在安抚群众情绪的同时详细询问了群众需求。
事儿办好了,群众也高兴了,这才想起来刚才情绪过于激动,工作人员说:“没关系,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咱把事解决了就好了。”
这种“急群众之所急”的工作态度,正是便民服务中心一直倡导和践行的。为把工作干在实处,让服务走在前列,长期以来该支部通过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和轮岗锻炼,不断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
党建引领提效能 谁“首问”谁“负责”
“真没想到这么顺利就办成了,政策好,办事的人也用心!”1月10日上午,便民服务中心收到了市民刘先生送来的一面锦旗。原来,此前刘先生来办理城乡居民缴费,询问后得知由于自己属于外区知青人员,需到户籍所在地房山区进行办理。工作人员并没有结束服务,而是积极协调区医保局和房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现场与刘先生一起整理所需的申办材料,帮助其顺利前往房山区一次性完成了缴费办理。
刘先生深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为民服务的热情。为“让群众少跑腿、一次就办成”,中心将“单项事”整合为“一件事”,将“首问负责制”融会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减少业务办理环节、节约办事时间,一次性打通群众所有“痛点”“难点”。
党建引领优服务 “延时拓展”不打折
一个普通的周末,便民服务中心接待了一位来申报抚恤金的群众,他的父亲刚去世,心情特别沉重,情绪也很不稳定。工作人员一边安抚,一边为其联系丰台区人社局开通延时服务绿色通道,提供了合适的解决办法。“一开始还担心周末没人值班,没想到你们办的了还办得这么暖”,办事群众握着工作人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中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5+X”预约服务和“中午不打烊”延时办服务,确保企业、群众可以在非工作日时段“能办事、好办事、办成事”。大厅不仅设有24小时自助服务机,还提供雨具、轮椅、免费打印机等设施,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提升办事企业群众幸福感。
党建引领强作风 “刀刃向内”勇作为
“哇~哇~哇~”亮堂的大厅里传来了小宝宝的哭声,“孩子可能饿了”便民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闻声赶来,“您要是需要喂宝宝,就来我们的母婴室吧。”
宝妈从母婴室里出来,对便民服务中心赞不绝口:“带孩子出门就是麻烦,不过,来你们这办事就太方便了!谢谢你们对我的照顾!”小宝宝喝足了奶,换了尿不湿,开心地对着大家笑起来。
中心还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重点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跨部门沟通障碍”“政策盲区”等棘手问题,“刀刃向内”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提升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