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智和)漫步宛平城,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聆听英烈故事和文物背后的故事;登上宛平城楼,观赏卢沟桥、宛平城全貌,然后走进卢沟桥畔的卢沟桥历史博物馆感受厚重的历史……记者从丰台区了解到,春节期间,卢沟桥、抗战馆两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待游客达到10余万人次,参加宛平嘉年华活动的游客更是达到了50万人次,让游客欣赏美景、感受年味儿的同时,深切缅怀、致敬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丰台区通过文化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丰台区推出游园、寻宝、非遗、戏雪、文博、美食六大板块,“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6条新春旅游线路,200余项新春文化活动。其中,在宛平城,丰台区为首都市民朋友们准备了一场文化大集—2024宛平新春嘉年华,活动自2月2日(农历廿三)开幕,历时16天,启城文牒、登高祈福、非遗体验等十大板块丰富多彩的游玩体验,为384岁的宛平城带来浓浓新春气氛,共计吸引50万人次前来游玩,成为春节期间北京群众性活动的流量担当。期间,为进一步弘扬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活动主办方一方面加大了抗战馆、卢沟桥周边的氛围布置,另一方面,免费为参观抗战馆的游客准备了1937支黄色菊花,以表追思与告慰。
活动为宛平古城带来了年味儿、带来了人气,更是带着游客走进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感受红色年味儿。
据了解,原来春节期间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接待游客均在1万人次左右,而龙年春节,卢沟桥和抗战馆接待游客达到10余万人次。
“春节期间,我们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努力弘扬抗战精神,结合丰台区首届‘宛平吉市’活动契机,策划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红色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年味儿’文化氛围,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共接待社会各界观众54000人次,日均接待6000人次,单日最高接待7226人次,创造春节参观人数新纪录。”抗日战争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2月9日至17日,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常开放,每日开设4场定时讲解。2月10日至17日开放期间,每半小时组织一场志愿讲解,为观众讲述英烈故事和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和官方网站等平台,推送迎新海报、“宛平吉市”、VR图片展、抗战时期关于春节的历史故事、革命文物、文艺作品等红色文化内容,累计阅读量近100万。
“没想到啊,今年春节创纪录了,卢沟桥共接待游客52595人次,同比增长456.56%。其中,卢沟桥历史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7763人次,平均每天2000余人次。2023年春节,卢沟桥接待游客数量仅为9450人次。”卢沟桥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建成于金明昌三年(1192),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厚拱厚墩式多孔联拱石桥。卢沟桥历史博物馆设有5个室内展厅:历史厅、技法厅、风云厅、艺术厅、文化厅,通过文字、实物、图片、视频、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卢沟桥与北京城的血肉关系、广利天下的盛世景况、别具匠心的建造技法、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鬼斧神工的雕刻艺术和融汇古今的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