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门超)近日,西罗园街道走进校园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学生持续践行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分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知多少 问答挑战考一考
近日,西罗园街道走进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验学校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以“科普+知识问答”的形式开展。
来自金润家园一社区的垃圾分类宣讲员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垃圾的种类及所对应的垃圾桶颜色和标识等。随后以“知识问答”的形式,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这道题我知道,铅蓄电池、镍镉充电电池、氧化汞电池和纽扣电池都是有害垃圾!”大家认真听题、踊跃回答,现场气氛活跃。
除了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活动外,现场还设置了垃圾分类宣传区,街道城管执法队向同学们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画册,以加深他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同时还鼓励同学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家中的垃圾分类宣传员、监督员,带动家人加入垃圾分类行列。
“此次垃圾分类进校园宣传活动,既让同学们掌握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还引导同学们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说,接下来将持续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宣传工作,丰富学生课堂内容,带动更多孩子们参与垃圾分类。
分类知识再宣传 趣味游戏乐翻天
近日,西罗园街道海户西里北社区联合西罗园小学开展了“见圾行事·你我童行”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让垃圾分类教育在校园扎根。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吗?”“课堂上不用的废纸属于什么垃圾,你们知道吗?” 活动中,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员向同学们提问,大家认真思考、踊跃回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趣味问答”结束后,街道城管办、综合执法队队员分别从垃圾分类的概念、意义,生活垃圾的种类,垃圾回收和清运处理方式等方面向同学们做详细讲解。让其了解垃圾的来源,懂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初步学会处理垃圾,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随后利用垃圾分类道具,开展了“为垃圾找家”的互动游戏,孩子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将工作人员给的小卡片按所属类别粘贴到相应的位置。
“同学们在愉快地玩游戏中学习并巩固了垃圾分类知识,增强了垃圾分类和绿色环保意识。”街道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探索垃圾分类教育体系建设的新模式,通过以点带面,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逐步增强师生、家长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带动全社会践行垃圾分类。
相关新闻
成寿寺街道
垃圾桶站升级改造“再行动”
本报讯(通讯员 刘畅)近日,成寿寺街道四方景园第二社区联合街道城乡办、物业公司共同,推进了垃圾桶站的改造升级工作。
四方景园二区北门3号楼附近的垃圾桶站,每到夏季便蚊蝇滋生、异味弥漫,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同时,该垃圾桶站紧邻三环辅路,不仅遮挡了行人和社区居民的视线,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街道城乡办、社区、物业多次深入现场进行勘查,社区组织召开专项协调会,邀请居民、物业等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经过充分讨论和研究,最终决定将原外围直角形垃圾桶站进行内缩改造,形成外围圆角形,确保行人通行顺畅;扩建并内移原有下水道,增设防水台,有效防止脏水外溢;提高外围蓝色铁皮高度,改造成宣传垃圾分类的幕墙,美化垃圾站外观;更换原有铁丝网为遮阳网,既美化了外观又减少了太阳对垃圾的暴晒,有效缓解异味问题。经过改造升级后的垃圾桶站得到了小区居民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