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你会经常感到昏昏欲睡、无法满足饥饿感吗?有的时候还会反应迟钝?这一系列身体的不适症状可能是在提示你该补充膳食纤维。
据统计,大多数人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普遍不足。2019年《柳叶刀》发布的一篇报告中提到,全球范围内人们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量少于20克,但每人应摄入至少25克膳食纤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文件中也明确指出:我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明显不足。
膳食纤维既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会产生能量,却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这个在我们日常饮食中经常被提及但往往被忽视的营养素,究竟对我们的身体有何重要性?出现哪些迹象又表明我们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饭后容易困
膳食纤维能减缓食物在胃中的消化速度,避免血糖迅速升高,从而维持稳定的能量供应。缺乏膳食纤维时,食物消化过快,血糖波动大,易导致饭后困倦、疲劳。
便秘问题频发
作为肠道中的“清洁工”,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缺乏膳食纤维,粪便会变得干燥,难以排出,导致便秘。
“坏”胆固醇偏高
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种“坏”胆固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如果体检时发现该指标偏高,除了药物治疗外,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也是一个有效的调理方法。
反应迟钝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这些有益菌有助合成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进而对情绪、记忆和认知功能产生重要影响。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引发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腹泻或稀便
平衡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对保持消化系统正常运转非常重要。腹泻通常是消化道中水分过多的结果,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吸收肠道中多余液体,形成凝胶状物质,有助防止腹泻或稀便。
总是感到饿
膳食纤维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吸水后会增加食物在胃中的体积,使人产生饱腹感。如果缺乏,人们可能更易饥饿,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进食量,导致热量超标。
有痔疮
缺乏膳食纤维可能导致粪便过硬,排便时对肛门周围组织压迫和摩擦,久而久之易导致痔疮。
(健康丰台)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天应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并建议从天然食物中获取。肠胃不好者,膳食纤维摄入量可以减半;老人、儿童等消化能力弱者,可将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煮至软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