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晓妍 赵自谦)为加强京台教育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两岸教育事业共同发展,7月22日至28日,北京市举办2024京台教育交流周活动,由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三个专场组成。7月23日,以“携手并进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4京台教育交流周·职业教育专场在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举办。
各项活动精彩纷呈
推动两岸职教融合
本次京台职业教育专场论坛由北京市教育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承办,全国台企联、北京市台协、台湾中华餐旅教育学会、台湾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等协办。来自京台相关学校、企业代表、职教专家等10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旨在推动两岸职业教育融合发展,通过开展职教论坛、交流展示、创业大赛、参访体验等,促进京台职业教育领域人文交流、技能融通、人才共育。
论坛开幕式上,丰台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田涛介绍了丰台区职业教育所取得成果和区域教育资源优势,表示丰台作为首都功能拓展区、中心城区增长带、城南发展引领者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后发优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丰台将以“五气”连枝助推区域倍增发展,孕育出“花开盛世、丰宜福台”。将以本届论坛为契机,与台湾职技同仁同心同行,共同谱写京台两地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北京市教育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王福海在致辞中表示,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京台两地职业教育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希望进一步深化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林天良在发言中表示,希望京台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共同开展职业教育产学研方面合作。中华国际技职教育交流发展协会理事长吴茹慧表示,企业既是产教融合的责任主体,更应具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目光和人才培养观念。企业要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把需求前置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打造学校、企业优势互补和更合格、更匹配的职业人才格局。“同时希望两岸加强人才交流,落实基地式培养与异地教学,对职业学习激发出不同的火花。”吴茹慧说。
签约合作 加强京台人才培养
京台两地职业教育专家邢晖和刘聪仁分别作了《产教融合的政策推动与实践探索》《台湾技职教育发展趋势与政策纲领》主题分享。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进一步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其中谈到职业教育时,提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这个目标。”邢晖表示,会议要求加快构建直普融通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党的二十大精神还提出了科教融汇,这“三融”实际就代表着职业教育未来融合发展的一个方向。
刘聪仁表示,台湾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早,议程更完整。而大陆职业教育资源丰富,就业面更加广泛,未来两岸职业教育学校可以加强合作,培养人才。“我觉得经过互相激荡、交流之后走出来的学生,能够成为职业教育共通的人才。”
两位专家分别从京台两地职业教育政策出发,分享了两地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亮点、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期望校企能够“握指成拳”,形成合力,实现“1+1>2”的聚合效应,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实现产业所需与学生所学的同频共振,促进教育与产业互融共长。
论坛上还举行了北京市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委员会与中华餐旅教育学会、鼎泰丰餐饮公司与丰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职技人才培养、教师培训、设备设施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京台两地餐饮大师和学生还进行了比武交流和菜品展示,促进了两地学生互学互鉴和交流。“本次活动加强学生参与体验感,两地学子分别制作展示了台湾的鼎泰丰小笼包与北京都一处烧卖,体现了产学合作的教育模式,也展现了青年学子的活力,让整个活动更具特色。”北京台协青年会副会长徐御格说。
论坛期间,京台学校和企业家围绕京台餐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了交流发言。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赵爱芹以《学校餐饮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题,介绍了学校在餐饮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台湾中华医事科技大学校长孙逸民、北京联合大学烹饪与营养教育系主任姜慧、高雄餐旅大学副教授屠国城、台湾职工教育与职业培训协会理事长孔祥科、北京宴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秀龙等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中作用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和对职业教育的期望。
此外,论坛还启动了第三届“青创谷”京台青年创业技能大赛,为两岸青年创业者提供展示才华、交流合作的平台,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助力京台青年实现梦想。
“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接轨时间较长,但大陆有广大的市场以及深厚的研发能力。”孔祥科告诉记者,两岸应互补长短,将台湾的创新亮点与大陆整体产业链、内需市场结合,携手合作,发挥共同优势,更好地迈向国际。
“在丰台区委的领导下,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和台湾青少年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学校以及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已有五年时间,成果累累。下一步,依托‘青创谷’京台青年创业技能大赛,不断激发两地学生创新力。同时,加强成果转化、作品展示,大力推动项目和技术研发产品的深度合作。”赵爱芹说。
论坛上,与会嘉宾针对京台两地职业教育进行深度交流。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北京育青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梅邨告诉记者,第一次参与京台教育交流周使他大受启发,活动非常有意义,两岸职业教育交流有利于台湾青年来到大陆就业、创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打卡著名地标 领略丰台科创风采
轨道交通和航天航空作为丰台区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是丰台区科创成果的底色和根基。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还参观了交控集团、中国通号等丰台重点科创企业,来到了企业实验室模拟体验高铁驾驶操作。“这简直太酷了!”台湾职工教育与职业培训协会幼儿教育培训委员会召集人赖淑玲告诉记者,国内的高铁技术发展让她十分感动,中华民族凭借自己的力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些花太漂亮了,我想把它们全部搬回家。”在北京花卉交易中心,中华国际技职教育交流发展协会财务长王静仪说,花卉交易中心不只是卖花,更是打造了一个花卉艺术空间,让人心情愉悦。此外,参访团一行还参观调研了丽泽SOHO、金中都水关遗址、丰台创新中心等,全方位打卡和了解丰台区的发展与历史文脉。
据悉,京台职业教育专场论坛自去年首次在丰台区举办,旨在发挥首都职业教育资源优势,通过交流研讨、技能展示、产业合作等,着力打造京台职业教育领域人文交流、技能融通、人才共育的平台,深化京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