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彤姝)近日,家住和义西里小区的居民发现,家附近大红门南路两侧的两处废弃大院“摇身一变”,成为便民停车场。在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大红门南路160号院的停车场内,只见沥青浇筑出崭新的路面,一道道白线划分出整齐、宽敞的停车位,两个停车场最多可同时容纳350余辆机动车停放。
据了解,“停车难”是西里小区居民此前反映最多的问题。停车位少、居民汽车保有量却日益增多,小区停车供需矛盾愈发突出。
小区附近有两块闲置荒地,总占地面积将近9000平方米,因荒废闲置多年,无人管理,逐渐沦为城市“边角余料”。院内杂草丛生,还积存了许多附近居民堆放的杂物,不仅影响了市容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
和义街道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出发,计划针对“荒地”开展“微更新”。本着“科学利用、合理规划、与民方便”的原则,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机制作用,积极协调成员单位、土地产权单位北京南郊和义农场,盘活利用闲置土地修建便民停车场,让这些城市“边角地”变“废”为“宝”,焕发活力,重新发挥价值。
施划前期,街道相关科室、社区及产权单位多次前往实地调研摸底,在充分征集附近居民群众建议的基础上,就停车规划、收费标准、启用流程等事宜进行了讨论与协商。在三方的合力推进下,经过月余整修,目前,嘉禾庄停车场已规划193个停车位,和义西里停车场已规划161个停车场,均已具备停车启用条件。
停车场的建成不仅让废弃的“边角余料”变身“金角银边”,有效缓解了居民停车难题,也让住宅区周边环境和市容市貌得到了改善,同时,更是基层政府协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的成果展现。
“基层社会治理并非基层党组织的‘独角戏’,而是各方力量的‘多重奏’。”和义街道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将继续推动社会治理资源力量整合,“联”出战斗力,“合”出凝聚力,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努力开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