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卢沟桥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抓住接诉即办这个“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前移服务阵地,让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得更加高效。
响应分秒必争
“我刚到北京,一时大意把几幅参展的贵重字画遗忘在出租车上了……”面对突发情况,心急如焚的贾先生乱了手脚,立即拨打12345市民热线咨询如何处理。
接到工单后,民警第一时间与他取得联系,5分钟内赶到现场,20分钟内着手查询监控。尽管贾先生未索要乘车发票,也没留意车牌号码,但通过民警细致工作,很快便有了线索,最终与出租车司机取得联系并找回字画,解决了“燃眉之急”。整个过程仅用两个小时。如此迅速的背后,是卢沟桥派出所不断健全机制、创新举措的结果。
关于接办速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一时间倾听群众声音、第一时间回应人民需求、第一时间解决实际问题——追求‘争分夺秒、闻怨即解’,既是我们的承诺,也是我们的担当。”
为此,卢沟桥派出所成立了“接诉即办”工作专班,及时补足岗位人手,统筹协调工单流转,高效处理群众诉求;利用公安机关全时守护优势,专人负责值守,力争即接即答、即接即转、即接即办。通过内部协调机制的优化,卢沟桥派出所减少了信息传递层级,平均接单时间牢牢控制在“5分钟内”这个硬杠线上,派单时间缩短了95%。
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卢沟桥派出所进一步规范了“接办、流转、回复、回访”四个步骤。由值班领导第一时间进行响应流转,主要领导全面负责督办,针对不同类型诉求,制定各步骤流程图解,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首、末次拨打诉求人电话”规定,确保每一个环节紧密衔接。
今年以来,卢沟桥派出所共受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诉求415件,减诉比高达134.2%,安全感满意度评价体系中基层基础工作、群众评价成绩排名战区第一。
前移服务阵地
落实好“每月一题”机制,是卢沟桥派出所打开突破口的重要切入点。
一次联席会上,社区工作人员反映,近期辖区部分美容门店消费纠纷问题高发。所内高度重视,及时部署社区民警集中走访排查,其间还稳妥处理了一起因美容店退卡纠纷产生的冲突。
原来,群众郭女士对美容店服务不满,想要退卡,但店方认为自身没有问题,双方各执一词、争吵激烈。为防止矛盾升级,民警在耐心调解的同时,协调街道相关部门到场共同开展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堵在郭女士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
“当时就想打12345,后来咱们民警赶到,于情于理,解决圆满。”郭女士在送锦旗时连声夸赞。
为解决人民群众在“诉求前端”的堵点、痛点,卢沟桥派出所把工作做在平时,组织民警定期摸排矛盾纠纷隐患,并将服务阵地“前移”,依托社区警务站设立“前哨岗”。
摸排中,民警得知张阿姨因邻里纠纷感到困扰,迅即工作,靠前解决;居民李先生因停车问题与邻居产生争执,民警先期介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派出所还与宛平街道办事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发动城管、工商、卫健等部门和“V丰警”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进来。
上个月,针对长期困扰群众的装修扰民问题,派出所组织多方力量集中对装修户进行提醒和教育。截至7月底,关于装修扰民的派单量同比下降17.6%,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上门办理业务;针对特殊群体,提供盲文材料、手语翻译等;针对青少年,指派有心理疏导经验的女警进行接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派出所一直坚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真实摸清不同群体诉求,及时制定相应措施。
“我们在所内增设了‘你的诉求我来办’意见箱,由专人负责汇总,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的目标,就是确保在问题发生前,及时发现并化解隐患,全力提升辖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推动精准破题
对于疑难案件,卢沟桥派出所专门研定主办民警和责任领导,根据案件线索和抓捕条件,精心调配警力资源,外出侦查、专案攻坚。今年上半年,共派出工作组11次,抓获各类嫌疑人13名,有效化解4起重点疑难案件。
“日通报、周会商、月总结”,这是卢沟桥派出所一直坚持的工作原则。每日对派单情况进行通报,确保信息及时传递,问题迅速响应;每周分管领导汇报一周派单,针对重点、疑难问题会商制定解决措施;每月对上一考核周期派单进行全面梳理,重点排查群众联系不畅通、窗口服务不规范等突出问题。
“通过讨论,大家将问题摆出来,聊清楚,弄明白,也让一线民警有了更加明确的工作方向。”主管法制工作的相关负责人谈道。
据悉,派出所还将咨询求助、工作投诉、意见建议等多个高频共性问题运行模式进行优化,推行“首单责任制”“集体会诊制”“主要领导提级督办”“所长接待日”等特色化制度机制。
“出现派单办理不及时、工作敷衍不负责等情况,就会严格纳入绩效考核,通过各项监督机制,推动接诉即办工作提质增效。”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卢沟桥派出所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基本能力素养上的短板弱项,依托分局“送教到所”工作机制,针对性抓好民警业务培训。
今年以来,先后9次邀请分局法制、刑侦、治安、人口等职能部门到所开展专题培训,涵盖回访反馈、噪声扰民、户籍办理、养犬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初级培训打基础,增强民警法律知识和沟通技巧;通过中级培训强技能,模拟场景开展案例分析和实战演练;通过高级培训提质效,培养民警统筹驾驭、综合应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
“民警综合能力提升后,在解答群众诉求时更准确了,接诉量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直线提升。”负责接诉即办工作的民警深有感触。
(美丽丰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