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了“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丰台区专场。发布会上,丰台区释放出“强功能 兴产业 全力打造首都南部地区发展高地”的强烈信息。
强功能 兴产业
全力打造首都南部地区发展高地
丰台区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四区一枢纽”的定位,持续打造首都功能拓展区、中心城区增长带、城南行动引领者、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87.5亿元,同比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0亿元,同比增长18.9%;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2%。全区新设市场主体2.13万家,同比增长32.2%——其中,新设企业主体1.8万家,同比增长26.6%;新设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企业577家,同比增长49.5%;新增国高新企业775家,同比增长33.2%。
稳步推进重点功能区建设,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丽泽金融商务区加速崛起,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收获期”
已入驻企业1199家,以金融业为主、科技和高端商务为支撑的产业生态逐渐形成。今年1—7月全口径税收同比增长41%。
交通条件不断优化,地铁14号线、16号线高效运营,新机场线北延加快建设,11号线、丽金线已纳入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丽泽城市航站楼预计2026年建成投用;丽泽路将于今年年底实现高质量通车。
规划建设高品质绿色空间2800亩,已有超千亩实现开放,大力营造莲花河、丰草河生态水系景观,打造国内首个园林式金融商务区。
中关村丰台园创新引领,
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入驻企业近2.4万家,科技类企业占比达到55%,国高新企业数量占全区65%,集聚上市公司33家。
轨道交通、航天航空两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
北京看丹独角兽创新基地入驻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19家,正在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集聚区。
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创新中心一期完成结构封顶,已吸引51家优质企业入驻。
南中轴地区蓬勃发展,正在打造引领首都
南部崛起的生态轴、文化轴、发展轴
重大国家级文化设施加速落地,中央芭蕾舞团业务用房扩建项目明年正式投用,国家自然博物馆年内实现开工建设,首都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方案已基本稳定。
由大红门服装商贸城转型的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已实现全面开园,获评“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已吸引270余家企业入驻。
全国首家、线下规模最大的“京东生活港”计划年底亮相,打造7万平方米潮流购物空间。
规划1.6万亩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已建成万亩绿地景观,正在加快建设首都南部最大公园群落,高59米的观景平台已成为城南观景新地标。
永定河以西地区建设发展按下“加速键”,
正在成为承载首都功能新的前沿阵地
河西地区面积127平方公里,区域生态资源优势突出、科教资源富集,有1.9万亩的千灵山、1.4万亩的北宫国家森林公园、7700亩的园博园等高品质绿色空间,汇聚了航天三院、航天十一院、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等18个科研院所和高校。
今年年初,集中开工46个重点项目,带动投资预计超500亿元。交通路网不断完善,京良路西段等道路实现通车,4条断头路打通;地铁1号线支线开工建设,新设8座车站,连接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航天三院、园博园等重要节点;同步优化地铁周边功能布局,规划建设北宫低空经济产业园、王佐新质产业园、中车二七智能制造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为区域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积极布局产业发展新赛道
在低空经济领域
加快规划建设200万平方米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全力打造首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依托区内100多家低空经济重点企业,发起成立了北京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9月19日,将举办首届低空经济创新引领大会。
在商业航天领域
已聚集重点企业100余家,形成了星箭齐备的产业生态;深化与航天一院、航天三院等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连续举办两届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大会,以中国星网系统研究院、应用研究院为代表的优质科研机构落地,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正式开园,大力吸引以通信、导航、遥感等为代表的卫星应用产业入驻,全力打造商业航天产业新高地。
在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
充分利用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等医疗科研资源,建设智能医工产业园,构建以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为牵引的产业集群;协同首农集团等龙头企业成立未来食品产业合作发展联盟,落地未来食品特色产业园,布局开展微生物蛋白等前沿技术研发,打造首都未来食品产业“策源地”和“样板区”。
加快城市更新产业焕新,
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实现更好提升
城市更新加快推进
首批7个超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启动,预计总投资911亿元,项目数及投资额均居全市第一。“十四五”期间,大力推动1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约1100亿元,涉及居民约3.78万人;目前有6个项目已完成净地,所涉居民安置率超过90%。建成方庄文化艺术中心、马家堡文化活动中心等特色亮点消费地标。
文旅资源焕新激活
长辛店老镇按照“千年驿站、老镇常新”的定位,建设兼具历史文化魅力与经济发展活力的文化复兴地区,商业街区一期1.6万平方米年底亮相,打造“国潮一条街”。宛平城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努力构建精品博物馆集群。
“点靓凉水河”行动深入实施
已全线启动“点靓凉水河”行动,正加快规划建设2.8公里游船线路、20.6公里骑行道和18公里滨水步道,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景观面貌。
花园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规划建设国际总部经济型绿色科创园区,构建千亿级花卉产业集群;大力实施“绿道、碧道、秀道”工程和“金角银边”工程,打造“首都绿色客厅、京南锦绣花城”。
坚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隐患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取得实效。
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
全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生态环境品质大幅改善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四五”期间PM2.5浓度累计改善16.8%;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3.2%。
住房保障更加有力
全力打造老旧小区改造“暖心工程”,“十四五”期间完成114个老旧小区、325.2万平方米改造任务,惠及居民5.3万户。大力推进老楼加梯,“十四五”期间完成老楼加装电梯237部,惠及居民2844户。
教育医疗资源不断优化
“十四五”期间,新建中小学10所、新增学位超过1.1万个;今年9月,北京第五实验学校科技园校区、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等5所学校正式开学。天坛医院、丰台医院新院区顺利开诊,北京口腔医院将于年底前投用。
继续办好中国戏曲文化周、“卢沟晓月”“花开丰台”等特色活动,着力满足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今年9月14日至10月31日,首届“京彩灯会”将在北京园博园盛大举办,打造“夜市、夜游、夜秀”多元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