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瑶 原梓峰 姜灏 实习记者 姜欢)你敢相信吗?中国传统宫灯PLUS版“水灵灵”地现身首发,卢沟桥上的石狮子组团“变身”前来,愚公竟然真的把大山幻境“移”进园林之间……这些都在北京历年来规模最大、非遗工匠最为集中的灯会——“京彩灯会”上一一呈现。
最长彩灯门 最大团圆灯
北京园博园(以下简称“园博园”)3号门是“京彩灯会”游客主要入口,门区入口处的“迎宾门”十分醒目。“京彩灯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北京目前最大最长的彩灯门。“迎宾门”位于节日欢歌主题区,全长80米、高23米,单个灯笼最大直径15米。向前行进,迎接游客的是两条长达30米的气势磅礴的巨龙彩灯昂首腾空,身姿矫健。在灯光的照耀下,龙鳞闪耀着五彩斑斓的光芒,每一片都栩栩如生,龙须随风飘动,尽显王者风范。美轮美奂的光影更增强了巨龙仿佛腾空而起、一飞冲天的动势,也象征着中华儿女的奋发向前,寄予着国家腾飞、民生安泰的美好祝愿。
中秋节这天,在熙攘热闹的人群中,一位拿着手机在视频通话的金发小伙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我叫Wood,电话另一端是我远在英国的妈妈和妹妹,中秋节在中国寓意着团圆,所以今天格外想和她们分享我所看到的这超乎想象的、美轮美奂的景色。”看到记者和周围游客纷纷惊叹于他流利的中文,Wood告诉记者,他任职于上海某教育机构,这是他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第十年,现在已经成家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这次带着家人专程来北京爬长城“圆梦”。
“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推送说这是北京史上最大灯会,便买票过来了,太壮观太震撼了!”Wood坦言,他最爱的就是一进门的“花团锦簇”灯组,该灯组高达12米,单边长达45米,匠人们以彩灯为媒,巧妙地再现了长城脚下高山流水之间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绚丽画卷。长城的雄伟和花朵的柔美相互映衬,高山流水的灵动与花海的宁静美好和谐。“如果说昨天爬长城感受到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风霜和沉淀,今天看到绚丽的花朵簇拥下的长城彩灯,则是感受到当今中国蓬勃的生命力。”Wood说。
沿道而行,仿佛置身于光影迷幻的仙境,两侧团团花簇映入眼帘,伟岸绵长的万里长城在高山流水之间、在百花齐放和百鸟争鸣之中浮现,粉如霞、红似火、翠如绸的花朵争奇斗艳,尽显大气雍容。
令人惊叹的不止这些,还有京城历史上最大的宫灯——“团圆宫灯”,大红的宫灯伫立在寰圆台上,走马旋转,光芒温暖明亮,俨然成为宫灯工艺史上的瑰宝。由四幅巨大的团扇组成的“花好月圆”灯组,扇面上蜿蜒的城墙、青绿的山水、盛放的牡丹、皎洁的圆月,还有飞天的嫦娥翩翩起舞、欢腾的玉兔追光逐月,颇具灵动与福贵。借助现代科技讲述古老传说的“时代画卷”书写着“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中华文化底蕴。老北京的市井文化和风物特色将“烟火气”浓缩在“北京风物”中,一人一物一景皆在闪耀的灯光下散发着城市的温度。
卢沟狮 穿“新衣”
卢沟桥上有着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石狮子,而在园博园内,同样屹立着不少威武雄壮的石狮彩灯——炫彩的石狮子更显生气,处处皆透露出带有历史感与艺术感的浪漫气息。
家住宛平城的郑福龙一家来到了灯会现场,“我在卢沟桥头生活了70多年,小时候家人带我在桥上数狮子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今天在园博园看到巨型石狮彩灯,样子和神态都太像了,就仿佛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活’了过来。”郑福龙所说正是位于3号门广场最大的灯组“卢沟晓月”。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高达2米的巨型石狮彩灯采用铁丝制作造型,内部则用工字钢、槽钢作为支撑——稳定性有了保证,造型也更灵动。石狮彩灯被均匀喷涂成青紫两色,白天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艳丽;夜色降临时,灯光自石狮内部打出,与周围灯光造景相融——通过颜色深浅变化让石狮仿佛有了表情,更贴近于卢沟桥雕塑原型的视觉效果。
“以前看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是灰白色的,而今晚看到的石狮子是五颜六色的,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滋味儿!”郑福龙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