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小凤 记者 赵自谦)9月26日,丰台区志愿服务现场推进会暨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十周年活动在右安门举办。此次活动主题为“初心不改暖右安 ‘窦’志昂扬耀京华”,旨在通过展现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展现志愿者风采,弘扬志愿精神。活动现场发起打造丰台区志愿服务共同体倡议,并同步发布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积分银行项目和京津冀三地志愿服务合作项目。
回顾:一位老人 一座天桥
志愿服务精神生根发芽
自2002年起的11年间,右安门街道翠林三里社区居民窦珍老人坚持每天义务清扫铁路桥,以凡人善举,惠及众人,被亲切地称为“扫桥爷爷”。老人离世后,右安门街道党工委于2014年成立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以下简称“窦志联”),旨在将窦珍老人“凡人善举”的志愿精神发扬光大,惠及更多群众。
活动现场,窦志联成员王会芹、杨月兰、赵淑清登上舞台,向大家分享志愿服务故事和感悟,在她们的讲述下,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浮现,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事实上,三位志愿者的故事也是窦志联十年工作的缩影。社区治理、导医服务、合理膳食、银龄陪伴……十年来,窦志联扎实开展各项志愿服务,逐步形成“七走进”特色服务内容,将志愿服务的种子撒遍右安门的各个角落。
“我们现在有3000余名注册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过79万小时,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各级部门的关怀与指导,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协作,更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与无私奉献。”窦志联会长芦婉华说。
传承:凝聚力量 延续大爱
志愿服务队伍开枝散叶
活动现场,丰台区委社会工作部向社会各界发出打造丰台区志愿服务共同体的倡议和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号召。
象征着志愿精神的旗帜,在老中青三代志愿者手中传递,铿锵有力的志愿者誓词,在会场上空久久回荡。
近年来,丰台区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培育出了窦志联、新时代永善劝导队、北方的红星、四路通、新农人、宛然以平、凉小鸭、V丰警、小V蜂、航天一院义工社等一批知名品牌志愿服务团队。
随着此次倡议的发布,这些志愿力量将通过规范管理和系统谋划,形成丰台区志愿服务矩阵,更好地服务社会。
“接下来,我们要将志愿服务深度融入丰台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重点工作中,迎接挑战,不退缩,以坚定的信念和实际行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坚实支持,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表示。
展望:创新模式 跨省合作
志愿服务工作开花结果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积分银行项目和京津冀三地志愿服务合作项目两大志愿服务项目。
据介绍,市民可通过“北京丰台”App或“文明丰台”微信公众号进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互动平台,实名认证后即可成为文明实践志愿者,并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取文明积分,再以积分兑换各类服务,实现志愿服务和活动参与的长效机制与良性循环。
京津冀三地志愿服务合作项目发布后,将进一步连接三地优质资源,为志愿服务领域持续拓展和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注入强大动力。
未来,丰台区将构建全新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强化志愿服务共同体建设,准确把握群众急难愁盼,开展有内涵、接地气、增活力、受欢迎的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