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姜欢)同仁堂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搓丸示范、中医药健康咨询、制作中药草本香囊……北京同仁堂展馆(以下简称“同仁堂”)展台吸引了诸多海内外游客驻足体验。
“我父亲爱好中医,他会买书学习。慢慢地,我也对中医有了兴趣,现在会喝中药调理身体,也有进修中医、进一步学习这门传统文化的打算。”来自澳门、正在品尝酸梅汤和金银甘菊饮品的张女士告诉记者。
“我们同仁堂国药面向海外中医药市场,主要展出享誉海内外的安宫牛黄丸、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以及同仁牛黄清心丸、乌鸡白凤丸等大品种战略产品。”同仁堂展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据悉,北京同仁堂国药公司作为同仁堂集团唯一的海外发展平台,于2004年在香港成立,短短20年间已在2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各种零售终端160余家,实现了从“北京的同仁堂”“中国的同仁堂”向“世界的同仁堂”跨越。
从一间小药店发展至今,“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等古训内化成的企业行为准则是同仁堂发展的文化根基;“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制药特色奠定了同仁堂质量和诚信文化的根基。同仁堂品牌始创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拥有多家直属子公司。其中,中国北京同仁堂(澳门)有限公司自2002年成立已拥有1家“批发商号”及5家零售门店,主要经营同仁堂系统内的中成药、系统外的中成药、中药饮片、参茸、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