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温润如玉书生气,闪耀警徽映丹心。一个偏内向的人如何做好派出所一线工作?被称为“行走的法律词典”“书生警探”“宝藏男孩”“外交大使”,来自长辛店派出所,获得2024“美丽丰警”第二季反诈宣防系统标兵的祝富康给出了他的答案。
梦想的生根发芽
在祝富康的童年记忆里,父亲就是他的“故事篓”:无论是杨家将还是关云长,抑或人生经历与感悟,经其一讲,栩栩如生、久不能忘。在看动画片的年纪,他已随父亲观看《缉毒警察》《刑事侦缉档案》等影视作品,一颗警察梦的种子也悄然播下。
少年时期的祝富康不善言,其消瘦的身形在同学里也并不显眼。在父母的支持与期盼下,他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业上——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十,是亲朋好友间经常提起的“别人家的孩子”。他那个心中的“警察梦”,也从未改变。
“父亲从小就跟我说:‘警察,是忠诚与英勇、担当与奉献的代名词,要行正义之举,要护百姓心安。’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警察,要做一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祝富康说道。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
但一群人能走得更远
2013年,祝富康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治安学专业;2018年毕业后,正式加入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成为长辛店派出所的一员。
初入警营,祝富康成了警区里唯一一名35岁以下的青年民警。这让初出茅庐的他倍感压力。尽管前辈们关照有加,他自身也勤奋好学不辞辛劳,但内心深处总有一丝孤独感,缺少点与同龄人之间的共鸣。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能走得更远。所领导深思熟虑后,组建了以石猛、陈原凯、祝富康为核心的三人攻坚小组。石猛睿智果敢,是团队的灵魂人物;陈原凯缜密机敏,总能在侦查中提供独到见解;祝富康是团队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那一个,无论任务多艰巨,他都全力以赴、尽职尽责。
一次班组接到线索,石猛迅速带领团队锁定并成功抓捕嫌疑人。由于嫌疑人是外国人,解决语言障碍成了审讯的第一道关。大家正想联系翻译支援时,祝富康主动请缨用英语与嫌疑人交流,石猛和陈原凯则在旁出谋划策。面对嫌疑人百般狡辩、抵赖,祝富康凭借深厚的英语功底与扎实的法律知识,在团队紧密配合下攻破嫌疑人心理防线,让其承认了违法事实。
这样三位各有所长、才华横溢的青年民警,在多起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携手并肩、通力合作,高效突破了各种难点,打击效能一直位列所内榜首。同时,他们也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与赞赏——“三叉戟”这一称号便是这个小组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生动诠释。
“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紧团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前进的脚步。”祝富康感慨。
“我要用我之所学,
回馈身边每一个人”
大学毕业后,祝富康边工作边自学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的法律硕士学位,进一步提升了法律素养。2019年,他又顺利通过法考获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英语这个强项也没有被荒废——他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英语翻译资格证书,为的就是更好发挥所长。
在基层工作的这六年,祝富康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多次助力办理涉及外国人的案件。被任命为“穿警服副书记”后,他利用英语特长和法律专业知识为社区管理注入了新活力。
祝富康告诉记者:“我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而我也要用我之所学,回馈身边每一个人。”
“祝警官,我最近总是收到一些电话和短信,说是中奖了。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是不是诈骗?”“祝叔叔,我这有一道英文作文题,实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日常工作中类似这样的对话数不胜数,无论大事小情,祝富康都全心全意为社区这个大家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有事儿找小祝”也成为辖区居民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老百姓的血汗钱,
谁愿意被骗走一分一毫?”
身为社区民警兼长馨园社区党委副书记,祝富康认真践行“主防”警务,把反诈宣传防范融入日常点滴。
在得知辖区一名外国友人接到冒充电商物流的诈骗电话时,祝富康立即用英语与这位外国友人沟通,详细讲解诈骗套路、宣传反诈知识,免于其被骗。
此外,他还与所内反诈团队紧密协作,创建“1+1+10”快速止付及劝阻办法——一旦发现诈骗预警,第一时间开展止付;一分钟内电话联系辖区受骗群众;十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面对面劝阻,最大限度减少群众受骗的可能性。
对于祝富康来说,“派出所主防”就是要做到“服务为本,预防为先”。因为他相信,多一分耐心多一份细心,就能让居民多一分暖心多一份安心。
今年以来,祝富康已经组织线下宣传40余场,张贴宣传海报70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5000余份,为群众及时挽损57万元,线上线下解答咨询更是数不胜数。
“做好反诈工作,关键在于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当。老百姓的血汗钱,谁愿意被骗走一分一毫?而我要做的,就是尽我所能抢在骗子前面。”祝富康说。(美丽丰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