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以来,区文联及区作协紧紧围绕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精华区建设和推动建党、抗战、新中国成立三大主题片区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以及丰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与北京作协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相关区作协合作开展了“山河永定·丰宜福台”主题征文创作活动,约请区内外知名作家到我区深入调研采风,形成一批优秀散文作品。本报陆续刊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家住城南大兴,五十多年来,因生活或工作的关系,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要到丰台去,或者是去北京市里,而每次去北京市里,也必然是要经过丰台的。曾经矗立在丰台地域一东的“大红门桥”和一西的“骆驼桥”也就是丰台大桥,这两座石灰大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就成了我心目中“丰台”的标志了。直到本世纪初,北京的四环路建成通车,才彻底颠覆了我对“丰台”的认知。
从老北京城出发,中轴线走到头,过了永定门一直再往南到南四环,就是大红门桥。
印象中,过了这座桥向南走不了多远,就到南苑机场了。从拐入南苑机场的大路口算起,俗称一营门,也叫大营门,再往东的门是二营门、三营门,这个数字一直排到六营门,一营门和六营门相距有好几公里。1950年,南苑机场的东边成立了一个飞机制造厂,整个制造厂加机场是一个封闭的大院。后来,飞机制造厂转为研制导弹,便成了中国航天的发祥地。
四十多年前,我经常由城南大兴骑车进城。那时进城的路,似乎最终都要归拢到这条通过永定门的路上来。我也一直固执地认为只有过了永定门,才算真正进了北京城。
那些年,尽管丰台的大部分地方尚以种植蔬菜和花卉为主,但相对于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大兴,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到了丰台就算进城了。
对于笔者来讲,进城除了公路之外,还有一条重要的路线就是铁路。从大兴坐火车到丰台火车站下车更方便。后来我才发现,很巧合的是不论公路还是铁路,都要经过丰台区域内的两座重要的石灰桥。
生活真的充满了巧合。
坐火车到丰台,下车一定要过丰台大桥到桥南去,因为那里有祖上留下来的一个院子,也只有老姑奶奶两口子住着。除了大事小情,我们每年都要去看看他们,算是亲情的脐带联结的生活。
时光过去快50年了,记忆也有些模糊了。
依稀记得,那时候的丰台大桥桥北比桥南更像城市,商铺林立、比肩接踵,桥南街道比较宽敞,居民大多住的是平房。我们的房子在桥南的左侧,也是那种棚户区一样密集的平房。印象比较深的是路对面,有一家副食品商店,门面很大,屋内卖副食,门前与门面长度同样大的棚子里边儿卖水果。小时候,我常常怯生生地跟在大人后面,去那个副食店买凉菜或半成品的炒菜。
老姑奶奶常常叮嘱,不要去桥北闲逛,怕我迷失在繁华的街巷、商铺,找不回家来。
时间太长久了,记忆里就只剩下那又高又陡、坡度很长的水泥桥了。那时大家都叫它“骆驼桥”。
据说:丰台大桥是跨越京山线、京广线、丰沙线铁路的公路桥。解放前修建完后就称作骆驼桥,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改建、修缮,换掉了老式的木制桥体及桥墩,改为水泥桥墩。南北的引桥很长、坡度也很大,丰台地区分桥南和桥北就是因为有了丰台大桥的缘故。
而骑自行车沿东路,差不多就是现在的104国道进城,笔者大多是到西单的一所成人教育学校自费学习的。而每次去城里必经过大红门桥。
这座石灰大桥的引桥坡度大且长,骑车过桥很难蹬上去,一般都要推着走一段坡道。
笔者:李哥,和你打听一下,过去你骑车去城里,走过三营门往北的路吗?记得大约三营门往北四五里有一座坡度长长的桥吗?
朋友一:记得,应该是大红门桥,桥下东侧堆放好多焦子。
笔者:郭哥,关于大红门桥,你有什么记忆?我当年去城里,就发怵走那里,骑车上坡太费劲。
朋友二:骑车不走那儿,太费劲,都走南苑街里的斜道,奔大红门十字路往北到永定门了。
笔者38年前骑车进城学习,赶上北风呼啸或是雨雪天气,到了大红门桥只能艰难地推着自行车一步步挪上去,向北下坡时就畅快多了。可等到回程时,南边的坡度又陡又长,有两回没刹住车,竟连人带车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北京四环最后一段路的南四环建设竣工通车,丰台境内的骆驼桥和大红门桥相继被拆除,四环路这条美丽飘逸的纽带,连接贯通了丰台的南北东西,更为丰台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我们走进“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那富丽堂皇的大厅,面对具有老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屏幕演示时,我最欣赏这句话:“大红门”蜕变,“南中轴”迎面而来。其实,确切地说,眼前的一切从外到内的华丽转身或者叫蝶变都在进行中。我们大兴是丰台的邻居,不论是好奇地闲逛,还是前来购买服装,几乎所有人都与原来的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一样是大红门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这一带从服装早市到文化科技园、从批发市场群到博物馆群的巨大变迁,我们还会从见证者渐进到受惠者。南中轴线是一个隐喻,也是一个暗示,它的延长线的尽头正是位于大兴区最南端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有人说:一条纵贯北京城市南北的中轴线,见证着她历史的脚步,且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北段中轴和中段中轴分别代表着“现代轴线”“历史轴线”,而南中轴则是承担着“未来轴线”的重任,是北京的生态轴、文化轴和发展轴。你看:
——南中轴地区除科技文化区,还将打造御道商业区、TOD综合配套服务区、文化博览区、国际商务区和活力绿心;
——凉水河恰似南中轴的一个绿色分支,中央芭蕾舞团的大型综合性文化建筑、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规划展览馆等一批文博项目也翩翩凤凰落地大红门;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为这里的居民奉献着一处亲绿、亲水的幸福乐园。
笔者喜欢用“脐带”这一意象,南中轴就是一条脐带由古都北京向南连接起了一串腾飞未来的璀璨明珠。
而丰台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又岂止是只有南中轴沿线呢?
她发挥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完成以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关村丰台园、南中轴首都商务新区为三大重点功能区的超前布局。
特别是丽泽金融商务区以数字金融为支撑的新兴金融业,随着丽泽城市航站楼、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国际金融城等项目的纷纷落地建设,使魅力丰台的国际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中关村丰台园将发挥轨道交通、航天航空等主导产业引领作用,积极布局智能建造、商用密码等新兴产业,打造“创新园区+智造基地”,激发出园区强大的创新活力。
与此同时,丰台更没有忘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责任,她以靓丽的风采用“区域组团发展模式”融入首都都市圈,持续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节点,充分发挥“三站一楼”重大交通枢纽布局汇聚优势,持续放大交通枢纽协同能力,推动丰台站周边配套市政项目全面竣工,推进站城一体化发展,以丰台站为牵引,联动北京南站、北京西站,规划建设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的超级TOD示范区。
丰台是北京湾精心哺育的一个焕发了无限生机的骄子。面向华北大平原敞开了宽广的怀抱,阳光、健硕、活力四射。如今开放、包容、蓬勃地抹去城乡界限的新北京,已没有了任何隔阂。护城河也好,永定河也罢,都已成为一道道新时代的风景。
我常常想:南部和东部的平原地带,为丰台提供了现代化的广阔发展空间。它的西部沿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却保存了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尤其是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长辛店工人声援“五四运动”、长辛店成立第一个工人党小组等红色的文化遗迹。倘若丰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棵大树,正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党领导下的革命与建设的红色基因,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营养,才滋润着它枝繁叶茂地蓬勃生长啊。
来源/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王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