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莉 刘杰)近日,西罗园街道西马场北里社区道路“焕新”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现场繁忙而有序,赢得了过往居民们一致赞赏的目光。此次工程针对社区内因道路老化、地下管道改造等历史原因造成的路面破损、凹凸不平等问题,力求为居民打造一个更加平坦、安全的出行通道。
为确保此次工程的顺利实施,街道动员各方力量召开三次居民议事协商会。在资源协调方面,街道相关科室多次与社区、建筑企业及环保机构沟通合作,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环保型设备。与施工团队在规划阶段深入社区调研,结合居民出行需求与环境保护要求,精心设计施工方案,确保新铺道路既美观又实用。在材料选择上,施工团队坚持绿色环保理念,优先选用高品质、低污染的铺路材料,旨在打造一条既安全又环保的社区道路。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把关每个环节,确保每一步都达到高标准、严要求,从而保证道路铺设的整体质量。经过一周紧张而高效的施工,原本破败不堪的道路焕然一新,宛若重生。居民们走在路上,无不赞叹连连:“这新道路真是修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出行方便了,心情也跟着舒畅了许多!”
在长辛店街道,道路焕新的故事也在同时发生。朱南社区四里乙区始建于2000年,乙区17—20号当初建在了山坡上俯瞰朱南地区。想要去到这几栋楼必须经过坡道。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条必经之路年久失修,道路坑坑洼洼,成为居民心里的一条“堵心路”。
社区党委书记协同物业多次实地考察,根据无障碍设计标准规划坡道设计,保证坡道的坡度适中,确保轮椅、助行器等辅助设备能够轻松通过,并结合日常走访收集的居民意见,拆除老旧花池子改为停车场,以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初步规划完成后,社区向居民讲解改造方案,邀请居民积极参与改造并征求大家意见,群策群力。根据乙区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和方案,动员支部书记积极宣传挨家挨户签署知情同意书。网格员逐户核实花池子内的树木归属,有居民不愿配合砍树改造的,网格员多次入户劝导,分析改造利弊。
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得到了居民的支持。花池子改造过程时间长,社区积极协调旁边六一八医院,施工期间临时使用医院停车场。为尽量减少对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网格员提前张贴施工通知、发送施工信息和施工进度。施工方尽力压缩施工时间,3个小时的紧张施工就将坡道的沥青铺设完毕,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还在坡道两侧增设扶手、栏杆、照明设施、指示牌提高夜间通行的安全性。此次改造增加车位15个,提升了四里乙区坡上近200户居民出行的安全性、停车的便利性,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居民宋阿姨看着焕然一新的道路连连称赞:“路平了,有地方停车了,咱们院的环境越来越干净、有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