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成进羽)大灰厂小区曾因多户居民家中遇到暖气不热的问题被投诉。今年供暖季,大灰厂小区在引入新的供暖公司、优化供热设备、推进管线改造后,居民家的暖气终于热了起来。
探因
多重因素致小区供暖沉疴难愈
大灰厂小区是典型的央产老旧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供暖管道普遍存在老化、腐蚀、堵塞等问题,且欠缺维护管理,导致供暖效果不佳。此外,由于建成时间较早,管线设计先天就有不合理之处,原先规划的管道无法满足当前的供暖需求,形成历史遗留问题。
除了“老年病”,大灰厂小区供暖不足还有人为因素——许多居民在家中改装地暖、加装循环泵,让供热管线“雪上加霜”。社区多次协调劝说无果,吃了不少闭门羹。“我们隔壁的两户家里都装了循环泵,两边一开泵,我们家里的暖气就冰凉。每次向社区反映,他们就把泵关了,等工作人员一走再打开。但谁也不可能24小时在门口守着啊。”住在平房区的一位居民十分无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去年底至今年3月,原本承担大灰厂小区供暖任务的物业公司连发两道退出公告,宣布撤出大灰厂小区,令属地和产权单位猝不及防。产权单位相关负责人说,此前小区的供暖工作主要是由产权单位负责,但随着“三供一业”分离移交,2019年由一家物业公司接手,如今,物业公司突然撤出,供暖工作不知该何去何从。
转机
引入新供暖单位展开应急改造
为解决该小区的问题,丰台区、北宫镇多次召开“吹哨”会和调度会,并成立应急小组。社区工作人员意识到,这既是一次危机,也是新的转机。与此同时,社区也陷入两难境地:到底是引入新的供暖公司,还是由物业公司承揽供暖工作?如果引入新的供暖公司,应该选择哪家企业?这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为此,社区联合产权单位进行了全面研判,从企业性质到专业程度,考察接洽了多家公司,但迟迟未能找到合适的公司接手。
产权单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大灰厂小区建成时间久远,基础设施薄弱,管理起来很困难;同时,居民居住比较分散,小区周围还有铁路穿行,这会增加管理和改造成本,让企业很难从中获得利润。难度大、成本高,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几经周折,今年9月,最终决定将华汇(北京)能源有限公司作为新的供暖单位引入。
华汇(北京)能源有限公司进驻大灰厂小区时,距离今冬供暖季已经不足两个月,时间紧任务重,应急改造刻不容缓。
其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小区内主要有3台锅炉,承担全小区1000余户的供暖任务。他们全面摸排发现部分设备难以达标,于是更换了2台燃烧机头、4台循环泵,同时对补水设备进行自动化升级。随后,工作人员顺着管道排查,发现许多阀门无法正常开启、调节,更换大小阀门共计300余个。之后进行入户访问,根据社区提供的报修量集中的点位试点改造,发现部分点位管网阻力过大,流量较差,结合外网管线判断,对楼后平房区率先进行管网改造,科学规划管道改造方案。改造后,平房区管线不再“绕路”,全部变为单管直接入户,每户门前都有一根管道直接连接主管线,大大优化了供暖效果。
此外,为了不影响系统平衡,供暖公司还着重解决居民私自放水、加装循环泵等问题,因为这些行为直接导致管网阻力大、流量不足。工作人员在小区张贴告示,发出倡议,还主动协调居民拆除私装的循环泵。多管齐下,扫除小区供暖路上的一大“绊脚石”。
未来
将彻底解决供暖顽疾
事实证明,大灰厂社区的这次尝试十分成功,得到了多数居民的认可。今年供暖季,居民的脸上终于溢出喜色,“我们家暖气终于热了,家里有二十多摄氏度,穿一件薄衣服就能舒服过冬了。”
平房区的孤寡老人也分外高兴。今年社区把老人家列为重点点位,供暖公司对其进行了彻底改造,将老人家屈曲盘旋的旧管道拆除,直接单走管线。同时,社区为老人更换了密封性更好的门窗,加装了顶棚。记者来到老人家里时,阳光从院子里穿进来,屋里暖洋洋的,老人床前放置的电暖器已经关闭,丝毫没影响家里的供暖效果。
据了解,明年供暖公司还将进一步推进大灰厂小区的供暖改造工作,目前改造方案已经进入设计阶段,预计今年12月底定稿,明年3月供暖季结束后,锅炉房设备和供热管线将迎来更新。同时,设备的数控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也将同步进行,升级改造完成后,可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