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有传言说,冬天是减重黄金期。其实,冬天不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就不会散发更多热量,所以对于“猫冬”的人来说,冬天不比夏天减重快。
体重超标是日积月累的,减重同样需要时间,所以要提早准备。此外,不要觉得冬天衣服能够遮挡体型,就可以随意增加脂肪储备——肥胖是病,会给身体带来各种伤害。特别是临近春节,“每逢佳节胖三斤”的“魔咒”即将登场,对于肥胖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的患者,更要做好节前体重管理,以保证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的稳定,避免春节期间各项指标波动导致心脑血管病、胰腺炎、痛风的发生和发作。
减重,重在行动。如果做不到“管住嘴”“动起来”,那无论什么环境、什么季节,谈减重都是空话;相反,只要肯努力,天天都是“黄金期”。
合理搭配 均衡饮食
现在食物极大丰富,尤其北方的冬天也不再是几十年前的萝卜、白菜、土豆“老三样”,在冬天也可以吃到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各种鸡鸭鱼肉。我们要做的是从采购阶段就考虑食物多样化,然后合理搭配、均衡饮食。三餐要规律、按时吃饭,尤其是早餐,吃了早餐和不吃早餐饿着肚子出门,体感温度是不同的。
冬天容易胖的一个原因就是晚饭后不想动,觉得出门太冷,吃饱了窝在沙发里甚至是被窝里特别舒服,实际上饭后运动既能起到减脂增肌,又能疏解一天的学习、工作压力,还有助于睡眠。所以无论冬夏,都要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吃进自己胃里的食物量,增加各种形式的活动。
减重 需要每日能量负平衡
减重需要每日能量负平衡,即能量摄入量小于能量消耗量。
控制能量摄入,需要减少每天总能量摄入,即每餐都要减量、吃个七八分饱甚至半饱。比如冬天大家喜欢来碗热汤面,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面条的量,如果是用肉汤,一定要去掉浮油,可以多煮点菜增加饱腹感。还有涮火锅也是冬天的最爱,首先要注意麻酱小料或者香油等蘸料的能量和盐的摄入;其次是锅底,尽量是清汤,少用红油锅底。涮肉时尽量是纯瘦肉,且不能过量;主食面条、烧饼等也要控量,如果涮了土豆、红薯、粉条等,就不要再吃主食。
另外,冬天大家更爱围坐在一起,这时候各种零食也容易让能量超标。花生、瓜子等坚果,酸奶、薯片等零食,都不能肆无忌惮地吃,一定要控制量,并且都要计算在全天总能量中。
动起来 告别“光说不练”
冬天锻炼首先要做好热身,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出汗后着凉。老年人尽量在中午前后,气温升上来再出门。不适宜出门锻炼的人,在室内一样可以完成运动——运动形式有很多,比如跳操、走楼梯、深蹲、仰卧起坐、平板支撑、俯卧撑等,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没时间或者没场地锻炼。此外,家里也可以准备一些哑铃(矿泉水瓶)、拉力器等简单的运动器材。
不仅如此,在工作间隙、三餐后和睡前分别挤出10分钟进行快走、做操等运动,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活动也有效。活动强度循序渐进加量,活动时长可以累加,关键是活动量达到增加能量消耗和避免肌肉减少的目的。
文/许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