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忆记长辛店 复兴续文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的转折与新生
  解放后的第二天,工人在解放军的保护下,抢修被敌人撤退时炸毁的卢沟铁路桥。党史办 供图

  长辛店人民欢庆解放。党史办 供图

  1949年,长辛店区政府办公的院子。党史办 供图

  在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前,不同行业的职工代表满怀激情歌唱祖国。特约记者 刘平 摄

  现在长辛店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约记者 刘平 摄

  长辛店老镇更新效果图(资料图)。

  美丽如画的长辛店秋景。刘秀美 摄

  长辛店,这座位于永定河西岸的古镇,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沧桑巨变。在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长辛店迎来了它的解放时刻,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家园。

  长辛店地理位置重要,是京汉铁路的重要站点,也是北京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工业重镇。然而,在旧社会,长辛店的工人和百姓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生活困苦不堪。

  解放战争的胜利号角吹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全国推进。

  在平津战役中,华北野战军第七纵队二十旅在旅长刘秉彦指挥下,攻占房山县城。1949年12月14日,国民党驻长辛店的旧宛平县政府、县党部的党政人员及守军望风而逃。在向北平逃跑途中,国民党旧宛平县县长王黎生被关闭在北平城外,县参议会议员刘奉斋(原财政科长)开枪自杀。受命接收旧宛平县的中共宛平县委、县政府因交通等原因一时难以及时到位,中共良乡县城工部部长耿子华、干事霍占芳等十几人组成的接管小组奉命赶到长辛店,控制已被策反的旧宛平县警察局武装,占领旧宛平县政府,长辛店获得解放。12月15日下午,中共宛平县委吕连英、杨益民、杨毓秀等人赶到长辛店与良乡县接管小组会合,开始接管工作。

  华北局城工部也派出原长辛店铁路工委负责人郭维希、伊敏等人随解放军进入长辛店,负责长辛店铁路系统的接管,整顿长辛店铁路地下党组织,同时组建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长辛店分会。

  长辛店解放后,机车厂数百名工人在军管会组织下,投入到抢修铁路、公路桥梁和高压输电线的工作中。工人们为进攻北平城制作60副子母云梯、20副过壕沟用的浮桥和25辆炸药车。修机厂工人还为炮兵部队修好山炮、野炮、平射炮、榴弹炮等共39门,榴弹炮拖车27辆、军用载重车30辆、新制榴弹炮拖车10辆,为解放北平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国民党军败逃时,为阻截解放军追击,将卢沟桥上游的卢沟铁路桥拦腰炸断,致使平汉铁路中断,影响了解放军对北平的围困。为修复损毁的大桥,丰台桥梁厂和长辛店机车厂的工人们不顾在大桥上空盘旋的国民党飞机的威胁,奋力抢修,经过三昼夜拼搏,12月18日使其恢复通车。

  1949年1月,中共北平市长辛店区委员会和长辛店区人民政府成立,吕连英任区委书记,杨益民任区长(长辛店区的地域范围原属宛平县二区,以长辛店为中心,东至卢沟桥、西至云岗镇岗塔、北至芦井、南至公议庄,辖1个镇、3个乡、25个行政村)。

  解放后的长辛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的领导下,长辛店的工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工人们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事业也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长辛店的解放,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它标志着人民的力量不可阻挡,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李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社会
   第06版:城治
   第07版:乐游
   第08版:忆记长辛店 复兴续文脉
历史的转折与新生
丰台报忆记长辛店 复兴续文脉08历史的转折与新生 2025-01-17 2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