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原梓峰 林瑶)4月2日,丰台区律师协会“暖商助企”十条措施新闻发布会在首科大厦主会场和时代风帆楼宇分会场同步举行,百余家企业代表参与,线上直播吸引超6000人次观看。
会上重磅发布《丰台区律师行业“暖商助企”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通过十大创新服务举措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护航,助力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再升级。
从下沉楼宇到全程代办
十大举措精准赋能
发布会现场,丰台区律师协会会长胡占全对十条措施进行发布并深度解读,包括设立企业法律咨询服务季、实现“商业楼宇法治大讲堂”全覆盖、提供“全生命周期”法治体检、发布涉企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开通小微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研发新质生产力企业法律服务新产品、在政府“全程代办服务”中嵌入法律支持、开展商事调解服务、组建涉外律师人才库、建立京津冀律师专家库和联动机制等。
当前丰台法务区建设正在高速推进,着力打造“法商融合”发展高地,区律师协会顺势而为,主动服务中心大局,推出“暖商助企”十条措施,以专业的法律服务,服务民营经济、小微企业、新质生产力企业合规发展,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在现场咨询过程中,北京兴联智弘科技有限公司沈一鸣抛出了初创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我们小微企业起步阶段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公司章程不完善、合同模板不规整,想找专业律师把关,但无力承担高昂的咨询费,网络上搜到的章程合同要么‘水土不服’,要么‘暗藏风险’,属实进退两难。”这一席话引起在场众多创业者的共鸣。
“您的困扰就是我们此次推出的‘扶微助小、普惠公益法律服务包’的初衷。我们可以免费为您量身打造章程和合同模板,既帮助企业规范组织和运营规则,也维护企业在商务活动中的自身权益。”区律协副会长张冰说,“‘扶微助小、普惠公益法律服务包’就是专门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初创期的科创型企业开辟的律师服务绿色通道,让企业‘零成本’获得‘从出生到成长’的“全生命周期”法律支持。”
“扶微助小、普惠公益法律服务包”的实施是丰台区优化营商环境,送法到企业的生动实践。据悉,区律协每年将推出100个“普惠型”公益法律服务包,为100家小微企业提供超过5000个小时的公益法律服务,让专业律师服务护航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以法治“软环境”
夯实区域经济“硬实力”
“十条措施全部精准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法律需求和‘法商融合’营商环境建设的热点、难点,帮助企业构建合规体系,增强法律风险‘免疫力’,让企业‘足不出楼’就能享受合规培训、风险体检等高效、优质的一站式服务。”区律协副会长李晓东补充道。这些措施的制定,不仅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部署,更是丰台区律师协会助力丰台法务区建设、提升企业法律服务质效的具体行动。
发布会后,胡占全为首科大厦丰律法治大讲堂——律师楼宇服务站授牌,区律协副会长李苗苗在分会场为时代风帆楼宇丰律法治大讲堂——律师楼宇服务站授牌,并宣布正式启动“暖商助企”法律服务季。同时,以“规避经营雷区——法律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和“‘法’御职场风云,企业合规领航”为题,由专业律师为楼宇企业开展法治讲座。
首科大厦楼宇党委书记沈艳婷表示,首科大厦累计服务3500余家企业,其中有百家高精尖和孵化创业企业,更需要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护航,“暖商助企”十条措施的发布,将会让这些企业得到助力。首科将推进这些措施落地,依托新设立的律师楼宇服务站,整合资源搭建律企对接平台,赋能企业健康发展,助力丰台法务区建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下一步,丰台区律师协会将围绕“暖商助企”十条措施开展一系列具体工作,持续深化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让企业感受到法治服务的“温度”、专业支撑的“力度”、创新赋能的“速度”,切实满足企业的法律需求,为企业打造一个更加安全、有利的创新发展环境,以法治“软环境”夯实区域经济“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