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倩)近期,作为“丰台·学子回家”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台区十余所学校接力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友返校活动。
7月12日,在北京十二中以“九十一载风华忆往昔 红耀聚力创未来”为主题的活动中,逾200名校友重返校园,与在校师生齐聚一堂,共话往昔,探讨未来。
在“校友说”环节,五位杰出校友的分享引发全场共鸣。从协和医院的顶尖专家到央视新闻的骨干,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及“同心同德、兢兢业业、求实创新”的校训。
区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丰台始终坚持“全域人才”理念,把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为广大人才厚植了成长成才的坚实根基。自5月27日,2025“丰台·学子回家”行动正式启动以来,以“恰同学少年‘丰’华正茂”为主题,涵盖“三生有幸”“基层治理实验室”“学子众阅馆(北京)”“北京10号线‘青创村’”建设的56+N系列项目陆续在全区开展,全年推出6.4万个实习、见习、就业岗位,此次邀请学子回到母校,发挥学长作用,加强学子间的联系。
同一天,卢沟桥小学和北京市大成学校也迎来了特殊的“家人”。作为百年老校,卢沟桥小学见证了“小虎子精神”的传承。40年前,队员们坚持擦洗石狮;如今,新一代“红领巾”接过队旗和校外辅导员聘书,将这份守护家园的责任延续下去。大成学校则以“回顾·交流·展望”为主题,让毕业生、在校生和美术专家围坐一起,畅谈学习与创作,现场气氛热烈。
在丰台,这样的“回家”故事还有很多。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的“凉小鸭”志愿服务队成立,队旗上的蜿蜒掌印,象征着守护母亲河的承诺代代相传;太平桥学校的学子们在长辛店国潮时尚街区表演,民族舞的奔放、京剧的韵味,诉说着对文化根脉的热爱;中国教科院丰台实验学校的“艺韵风华”汇演,民乐与《黄河大合唱》交织,展现着素质教育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青衿丰行”双选会,49所优质学校提供500余个岗位,诚邀高校学子投身区域教育事业,依托“学子回家”,扎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