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说
传统不是死守,而是让老手艺活在当下。
好人故事
王佐镇,王娟,女,1982年10月出生,王佐镇怪村村民委员会文化专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怪村太平鼓项目第四代传承人。
每周末下午两点的王佐镇怪村文化活动中心内,都会传出欢快的鼓点击打声。参加太平鼓训练近30年的村民刘姐,一提到怪村太平鼓项目第四代传承人王娟,由衷地佩服:“王娟可是村里的文化‘名片’,我们深爱着太平鼓。在她的带领下,现在太平鼓已经组建出一支老中青三代的传承队伍,鼓声不止,非遗精神薪火相传!”
这个从卧床婆婆手中接过太平鼓传承火种的女人,硬是把桑皮纸蒙的太平鼓抻成了连接三代的文化纽带:她大胆地创新,与现代舞蹈音乐元素巧妙结合,通过绘制图谱,既保留艺术创作印记、传承之路鲜活,更便于老中青三代人记动作、自行练习。无论是线下授课还是线上打卡讨论,王娟不仅结合新时代科技元素,也借用新媒体平台提升培训质量,为古老艺术注入全新活力。
2019年,王娟正式成为第四代传承人。她深知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于是积极推动“太平鼓进校园”,从怪村及周边学校挑选对太平鼓感兴趣的孩子,组建起青少年太平鼓表演队伍,并亲自授课,耐心指导每一个动作。她以热爱感染着孩子们,让孩子们真正走近太平鼓,一鼓、一槌、一身姿地感受其中的真谛。2025年春节,作为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非遗年,怪村太平鼓受邀参加“国家非遗馆里过大年活动”,意义非凡。表演当天,寒风凛冽,吹得人站立不稳,孩子们体重轻,跳起来都被风往后带。王娟在旁边密切关注着孩子们。“每个在晒谷场摔打的跟头,都会变成舞台上腾空的底气!”孩子们想起平日里王娟的教导,紧紧握住鼓,在风中尽情舞动。那铿锵的鼓声、清脆的铁环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乐章,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那一刻,王娟深知自己的坚持是值得的。
“传统不是死守,而是让老手艺活在当下。”王娟的笔记本扉页写着这句话,这也是她在怪村太平鼓传承之路上的行动指南。传承之路有时候也像冲破荆棘才能见到彩虹般困难重重。
从2018年开始组建青少年太平鼓队,到今年已经8年了,最初培养的孩子已经上了大学。训练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孩子们的年龄分层特别大,不能按最初集体的训练计划进行。但王娟没有被这些困难击退,她迅速调整策略,采用“大手拉小手”训练的方式,安排年龄大的队员带年龄小的队员,自己则严格把关考核,确保每个队员都能扎实掌握传统鼓点和套路。
在王娟的不懈努力与精心组织下,怪村太平鼓队成功组建起了老中青三代传承梯队。在她的带领下,队员们不断在各类舞台上精彩亮相,让这承载着两百多年深厚底蕴的太平鼓,不仅成为怪村人代代相传的精神纽带,更借助她培养人才、创新表演、积极推广之力,登上了新时代的更大舞台,绽放出别样光彩。